1.蚍蜉撼树的意思

2.蚍蜉撼树成语意思和用法

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_蚍蜉撼树的意思是什么

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蚍蜉撼树(拼音pí fú hàn sh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该成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贬义;也作“蚍蜉撼大树”。

成语故事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那时,李白和杜甫刚刚去世几十年,有些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作品横加批评。韩愈不同意,专写了一首诗给他的朋友张籍,表明他的态度。

诗中有这么几句说的是:“李白、杜甫的诗文存在于世,光彩照人不可泯灭;哪知道却会有那么一群无知而又愚蠢的人,竟然以种种借口对他们进行诽谤。这就像是小小的蚍蜉想动摇参天的大树,可笑太不自量力了。”

韩愈赞颂李白、杜甫的诗气势雄伟,明艳夺目;批评那些所谓批评者狂妄可笑,幼稚无知;认为他们企图贬低李白、杜甫,就好像蚂蚁撼大树一样不自量力。

蚍蜉撼树的意思

蚍蜉撼树的意思是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狂妄,不自量力。

蚍蜉撼树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自然现象,即蚍蜉这种小昆虫试图摇动大树,尽管它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它们还是尝试去撼动巨大的树木,这显然是不自量力的行为。因此,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力量弱小却想动摇强大事物的人或行为,含有讽刺和贬低的意味。

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轻易地去挑战自己无法胜任的任务,因为这不仅可能无法成功,还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难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理性地评估自己的机会和胜算,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看待事物要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时候,一些看似弱小的事物实际上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而一些看似强大的事物实际上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事物时保持客观和理性,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或做出判断。

蚍蜉撼树造句:

1、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仍然决定尝试蚍蜉撼树,挑战强大的对手。

2、他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依然不放弃尝试蚍蜉撼树,挑战着世界纪录。

3、尽管他的能力有限,但他总是试图蚍蜉撼树,挑战更高的目标。

4、他虽然明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撼动整个世界,却仍然选择蚍蜉撼树,尝试改变一切。

5、虽然明知不可能成功,但他还是决定蚍蜉撼树,挑战权威。

6、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仍然选择蚍蜉撼树,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7、即使力量微薄,他还是决定蚍蜉撼树,尝试挽救即将崩溃的局面。

8、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力量无法撼动整个社会,但他仍然选择蚍蜉撼树,为自己的信仰而战。

9、尽管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仍然选择蚍蜉撼树,挑战自己的极限。

10、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但他仍然选择蚍蜉撼树,为正义而战。

蚍蜉撼树成语意思和用法

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韩愈《调张籍》。

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该成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贬义;也作“蚍蜉撼大树”。

运用示例

宋·不详《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于升庵,各挟己见,所论又未尽允确,难免蚍蜉撼树之讥。”清·魏子安《花月痕》:“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

文学家·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企图干涉香港事务,都将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

蚍蜉撼树成语意思和用法如下:

蚍蜉撼树(拼音pí fú hàn sh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韩愈《调张籍》。

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该成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贬义;也作“蚍蜉撼大树”。

成语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后来,人们便把诗中“蚍蜉撼大树”一句简化为“蚍蜉撼树”这个成语。

成语运用:“蚍蜉撼树”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属于主谓式,含贬义,作宾语时常跟像如是等配合运用;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运用示例:宋·不详《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于升庵,各挟己见,所论又未尽允确,难免蚍蜉撼树之讥。”?

清·魏子安《花月痕》:“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

成语的由来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

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