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仁得仁有何怨,老死何妨死路边.

2.求仁得仁又何怨是谁何进对秋谨的评价?

3.设问的引证解释设问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4.观看完赵薇的《花木兰》,写观後感

5.唐僧扫塔四重境界: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6.困惑心情日记

求仁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_求仁得仁又何怨什么意思啊

心理解剖:赎罪——补偿

刘项“戮力攻秦”的背景是:“怀王”与诸侯定下口头协约——先破秦入关者做关中王。尽管名为项羽“义父”的怀王私下为刘邦考虑的更多,尽管刘邦“天时”“地利”“人和”率先“破秦入关”,但项羽的实力“凿实”强大,是诸侯之“大哥大”,没有人敢与之“直接”抗衡,所以虽然刘邦有作王的打算与准备,但“惧于”并“迫于”项羽的实力强大,也只好“让煮熟的鸭子飞掉”,心不甘情不愿的为项羽作嫁衣裳。所以,从项羽这一方讲,项羽作王——无理无凭!只能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拳头而非道义“争夺”“王权”——项羽肯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项羽心理应该是矛盾的,在作王(独领风骚)与道义(遵守约定)之间徘徊,当称霸诸侯的一面打败遵守约定的一面时,项羽便选择了称霸,违背了誓约。这足以造成项羽内心深处的负罪感,违背约定——对不起怀王(见证约定的信人),对不起刘邦(一个暂时的弱者),对不起“天下”(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起自己(自以为是的自己)。

所以,靠“拳头”的项羽有一种想对刘邦的“补偿心态”。这好比绿荫场上,裁判觉得对一方“裁判”过松或过严,便找机会对另一方“补偿”;对一方的越位进球没判清,那么补偿给另一方一个点球吧!(当然,项羽比不得“旁观者”裁判,他忘了自己就是其中一方的守门员!)那么,在有一千万个杀掉刘邦机会的鸿门宴上放他“刘某人”一把,正好一举两得——留下宽厚的面子,同时好好的补偿了刘邦一下。——那是刘邦的命啊!刘邦应该知足了。

这种“负罪——补偿”心态造成了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的迥异于常。

猜测之二:

妇人之仁:宽恕——放纵

“君王为人不忍。”范增这样评价项羽。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对。这是对项羽的容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的我们应该给以客观的评说,“为人不忍”是一种自大家对致命敌人的宽容,是一种对敌人的放纵。

项羽将对敌人的“放虎归山”理解成可向世人表白与到处传说从而捞取“为王资本”的“宽容”,实在是一低级错误。怪不得范增张口就骂——“竖子”——昏蛋——太昏了!

是项羽头发长,见识短;更因为项羽自衿功伐,沽名钓誉,寡谋轻信——有几个“兵”烧的!

这一点大家关注很多,恕不赘述。

猜测之三:

精神分析:个人——群体

这一点主要说项羽对樊哙的态度。

放在平时,项羽怕谁?谁都不怕!谁敢给项羽来横的——项羽就“扁”他!可是,鸿门宴上“披帷西向立”“发尽上指,目眦尽裂”“瞋目视项王”,且语言激越,话里带刺,公然指桑骂槐,而项羽还说连夸“壮士”,并“赐”酒“赐”肉,对樊哙对自己的指责只作“未有以应”的反应只说“坐”。让人生疑——项羽怎么了?仿佛没了精神,没了个性,奇怪奇怪真奇怪!我想起《西游记》里“老孙”脱身逃走的一幕,身体在,“神已走脱”,其情状也不过如此吧。

原因何在?我想借用我不很精通或说一点都不精通的“精神分析说”来解释一下。

狼见了羊,就有一个念头——吃掉他!羊见了狼就有一个念头——欲自救而逃跑!羊见了羊,狼见了狼,就没有这种反应。

项羽与樊哙应该属于同一类型之人。“如虎似狼”的壮汉形象,他们健壮、粗鲁,剽悍,英勇无畏,顾大义,视死如归……从形式上讲,项羽应该是扩大的樊哙,是重权在握的樊哙;而樊哙应该是缩小了的项羽,是野心很小的项羽。

所以,当项羽“遭遇”樊哙(或说当樊哙为了与刘邦同命),项羽的那种“个人优势”——或说物种品质(品种?)优势,就明显受到了同化。像一条河遇到了另一条河,只能交汇,还能怎样?所以,项羽像找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终于找到组织了!抵抗心理全无,对“异类”的“恶”意当然消失殆尽。“项羽”的意识埋没到“与项羽一类”(樊哙)的意识里,构成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容忍了项羽的个人意识,融化了项羽的个人意识,注定“项王未有以应”。

好在古人已经发明了“惺惺相惜”这一词语,或许可以作为对这一观点的小小补充吧。

猜测之四:

政治见识:王国——天下

项羽的心理装着天下么?我看未必。天下在范增的心理,只在项羽嘴上。可怜天下谋士心!目标远大的谋士范增的终点是天下,而此时项王的终点很有可能就是“关中王”,或者只要名义上项王拥有天下,分江而治也行。如果不是范增三番五次的用“天下”一词“填鸭”项羽,我想项羽的词典里肯定只有“关中”。你想这有多么可笑可悲啊。

鸿门宴,项羽已经将关中王冠于自己头上,“求仁得仁又何怨”?关中王项羽“何不厌之有”?

刘邦“舍车保帅”——舍弃关中王,保住争夺天下的资本。而项羽适得其反,争得了关中王,却白白(或说失手)放弃了天下。

所以,项羽小时侯学习时毛躁的作风已经影响到他现在的政治见识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项羽至死不悟,可叹。怪不得,当记者询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原因时,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想一想项羽小时侯的“彼可取而代也!”——真是个神童(神经病儿童)!——将自己的大好机会(代秦王民)徒然让给自己看不上眼的对手。

猜测之五:

军事才能:硝烟——平和

这一点简说。

项羽有军事上的才能,在沙场上绝不含糊,万军丛中轻取敌将项上人头。“破釜沉舟”,诸侯“作壁上观”。可以说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项羽是一位大智大勇、当机立断的英雄。我们不得不竖大拇指,胸中洋溢钦之情。但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项羽便没有了方向感,失去灵敏的判断,找不到自己的敌人,也很难确定自己的攻击目标,似一只没有对手、没有斗志的大公鸡。如果项羽“旦日飨士卒”,那么必定“击破沛公军”。但——那是在战场上。鸿门宴——宴会场——对方又无军事上的“斗志”——引不起项羽的“如恐不尽,刑人如恐不胜”的“兴致”。项羽也根本没把这次宴会当成战场,也没有确定“攻击目标”,因而刘邦能不死啊。换句话说,项羽善于武斗,不善于文斗。那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败给思考“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刘邦,也就正常得不值得奇怪了"鸿门宴"上的项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彼可取而代也!” 我们从项羽小时侯的言语中发现一个“大志”“大勇”的英雄。我们同样能从钜鹿之战中寻见一个力挽狂澜、叱咤风云的英雄。可是“鸿门宴”中的项羽却让我们大失所望,大惑不解。

多少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司马迁认为项羽“自衿功伐”。

认为项羽“沽名钓誉”。

钱钟书先生就在《管锥篇》中说(记不很清楚,大致若此),司马迁笔下的项羽“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而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项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

钱钟书先生还说:《史记》描写人物性格,无复错综如此者。

复杂的确复杂,但究竟是何原因使项羽“如此复杂”呢?本文试着以管窥豹之一斑。

猜测之一

心理解剖:赎罪——补偿

刘项“戮力攻秦”的背景是:“怀王”与诸侯定下口头协约——先破秦入关者做关中王。尽管名为项羽“义父”的怀王私下为刘邦考虑的更多,尽管刘邦“天时”“地利”“人和”率先“破秦入关”,但项羽的实力“凿实”强大,是诸侯之“大哥大”,没有人敢与之“直接”抗衡,所以虽然刘邦有作王的打算与准备,但“惧于”并“迫于”项羽的实力强大,也只好“让煮熟的鸭子飞掉”,心不甘情不愿的为项羽作嫁衣裳。所以,从项羽这一方讲,项羽作王——无理无凭!只能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拳头而非道义“争夺”“王权”——项羽肯定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项羽心理应该是矛盾的,在作王(独领风骚)与道义(遵守约定)之间徘徊,当称霸诸侯的一面打败遵守约定的一面时,项羽便选择了称霸,违背了誓约。这足以造成项羽内心深处的负罪感,违背约定——对不起怀王(见证约定的信人),对不起刘邦(一个暂时的弱者),对不起“天下”(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起自己(自以为是的自己)。

所以,靠“拳头”的项羽有一种想对刘邦的“补偿心态”。这好比绿荫场上,裁判觉得对一方“裁判”过松或过严,便找机会对另一方“补偿”;对一方的越位进球没判清,那么补偿给另一方一个点球吧!(当然,项羽比不得“旁观者”裁判,他忘了自己就是其中一方的守门员!)那么,在有一千万个杀掉刘邦机会的鸿门宴上放他“刘某人”一把,正好一举两得——留下宽厚的面子,同时好好的补偿了刘邦一下。——那是刘邦的命啊!刘邦应该知足了。

这种“负罪——补偿”心态造成了鸿门宴上项羽的“表现”的迥异于常。

猜测之二:

妇人之仁:宽恕——放纵

“君王为人不忍。”范增这样评价项羽。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对。这是对项羽的容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的我们应该给以客观的评说,“为人不忍”是一种自大家对致命敌人的宽容,是一种对敌人的放纵。

项羽将对敌人的“放虎归山”理解成可向世人表白与到处传说从而捞取“为王资本”的“宽容”,实在是一低级错误。怪不得范增张口就骂——“竖子”——昏蛋——太昏了!

是项羽头发长,见识短;更因为项羽自衿功伐,沽名钓誉,寡谋轻信——有几个“兵”烧的!

这一点大家关注很多,恕不赘述。

猜测之三:

精神分析:个人——群体

这一点主要说项羽对樊哙的态度。

放在平时,项羽怕谁?谁都不怕!谁敢给项羽来横的——项羽就“扁”他!可是,鸿门宴上“披帷西向立”“发尽上指,目眦尽裂”“瞋目视项王”,且语言激越,话里带刺,公然指桑骂槐,而项羽还说连夸“壮士”,并“赐”酒“赐”肉,对樊哙对自己的指责只作“未有以应”的反应只说“坐”。让人生疑——项羽怎么了?仿佛没了精神,没了个性,奇怪奇怪真奇怪!我想起《西游记》里“老孙”脱身逃走的一幕,身体在,“神已走脱”,其情状也不过如此吧。

原因何在?我想借用我不很精通或说一点都不精通的“精神分析说”来解释一下。

狼见了羊,就有一个念头——吃掉他!羊见了狼就有一个念头——欲自救而逃跑!羊见了羊,狼见了狼,就没有这种反应。

项羽与樊哙应该属于同一类型之人。“如虎似狼”的壮汉形象,他们健壮、粗鲁,剽悍,英勇无畏,顾大义,视死如归……从形式上讲,项羽应该是扩大的樊哙,是重权在握的樊哙;而樊哙应该是缩小了的项羽,是野心很小的项羽。

所以,当项羽“遭遇”樊哙(或说当樊哙为了与刘邦同命),项羽的那种“个人优势”——或说物种品质(品种?)优势,就明显受到了同化。像一条河遇到了另一条河,只能交汇,还能怎样?所以,项羽像找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终于找到组织了!抵抗心理全无,对“异类”的“恶”意当然消失殆尽。“项羽”的意识埋没到“与项羽一类”(樊哙)的意识里,构成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容忍了项羽的个人意识,融化了项羽的个人意识,注定“项王未有以应”。

好在古人已经发明了“惺惺相惜”这一词语,或许可以作为对这一观点的小小补充吧。

猜测之四:

政治见识:王国——天下

项羽的心理装着天下么?我看未必。天下在范增的心理,只在项羽嘴上。可怜天下谋士心!目标远大的谋士范增的终点是天下,而此时项王的终点很有可能就是“关中王”,或者只要名义上项王拥有天下,分江而治也行。如果不是范增三番五次的用“天下”一词“填鸭”项羽,我想项羽的词典里肯定只有“关中”。你想这有多么可笑可悲啊。

鸿门宴,项羽已经将关中王冠于自己头上,“求仁得仁又何怨”?关中王项羽“何不厌之有”?

刘邦“舍车保帅”——舍弃关中王,保住争夺天下的资本。而项羽适得其反,争得了关中王,却白白(或说失手)放弃了天下。

所以,项羽小时侯学习时毛躁的作风已经影响到他现在的政治见识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项羽至死不悟,可叹。怪不得,当记者询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原因时,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想一想项羽小时侯的“彼可取而代也!”——真是个神童(神经病儿童)!——将自己的大好机会(代秦王民)徒然让给自己看不上眼的对手。

猜测之五:

军事才能:硝烟——平和

这一点简说。

项羽有军事上的才能,在沙场上绝不含糊,万军丛中轻取敌将项上人头。“破釜沉舟”,诸侯“作壁上观”。可以说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项羽是一位大智大勇、当机立断的英雄。我们不得不竖大拇指,胸中洋溢钦之情。但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项羽便没有了方向感,失去灵敏的判断,找不到自己的敌人,也很难确定自己的攻击目标,似一只没有对手、没有斗志的大公鸡。如果项羽“旦日飨士卒”,那么必定“击破沛公军”。但——那是在战场上。鸿门宴——宴会场——对方又无军事上的“斗志”——引不起项羽的“如恐不尽,刑人如恐不胜”的“兴致”。项羽也根本没把这次宴会当成战场,也没有确定“攻击目标”,因而刘邦能不死啊。换句话说,项羽善于武斗,不善于文斗。那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败给思考“安得猛士守四方”的刘邦,也就正常得不值得奇怪了。

管窥之见,臆断之处多多,敬请方家不吝批评。

参考资料:

百度一下

求仁得仁有何怨,老死何妨死路边.

观学习课程有感?

从标题就深深吸引我了。一个很新颖的标题。在观看前就深深思考这个问题。答案有很多,但我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

但刚开始观看后,我就深深被这种理论所吸引,谢谢对我都是新鲜的也是让我所感到惊艳的。

利他主义是一个学习知识点。利他主义不仅是一种同情心,使然,它更是一种通过 自愿耗费自己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等方式的奉献活动, 这种行为从本心出发,经同情心加强,促使我们在面对别人的痛苦或苦难时,甘愿伸出援助之手,心甘情愿为别人好。西方是爱人如己,东方是推己及人(这方面,中国的诗人杜甫最值得我们学习)。

而相对的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指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利己主义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这些都是哲学的术语,但这又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提高幸福感又与好人有关。研究表明,那些器官捐赠者、慈善募捐者的个人幸福感大都有很大提升,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幸福感的提升。而且科学家已经统计过,经常帮助别人的人,其脑中的杏仁核更大,更为活跃。而大脑中的杏仁核是负责识别痛苦和幸福的面部表情的最重要的部分。

好人是道德上的书词。在法律上并没有规定,好人在定义上来说是很难客观确定的。现在社会不再是非黑即白,不能说做了几件好事就是好人,也不能因为他做了坏事就是坏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Vlog,标题是:《受够了,我真的不行了。好想逃。》的内容。主人公浅葱喵的期是去热海看烟火大会,然而从出门前打翻散粉开始,她的一天就没有顺利过。之后过了一天,然而,第二天醒来,一切就跟昨天一样。打翻散粉、摔坏摆件,饭碗砸头、发生,医院里的男人还在哭泣,兔子人偶还在作案……之后她明白如果“今天”什么都不做,那么“明天”依旧是今天的重演。于是,她拿抹布擦了客人撒的汤,帮小女孩拿到飞走的气球,阻止想要冲上马路捡皮球的小男孩,保护一对夫妻不会被高空坠物砸到,阻止兔子玩偶抢劫……?

最后明天来了,一切阳光明媚。从看客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好人,不仅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这个Vlog致敬的是经典影片;《土拨鼠之日》。这部27年前上映的**,如今看来完全不显过时,因为它提出的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你是要度过几千个一模一样的一天,还是努力在这一天中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乐于帮助别人?

? 从好人这个词中能想到2017年末,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为我献上了上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黄轩饰演的“活雷锋”--刘峰深深打动了我。他总是主动吃食堂没人吃的破饺子。他自己研究如何修表,只因战友的表,太过名贵没人敢修;他自己买材料亲手做了两个沙发,只为即将结婚的战友省钱;他拱手相让别人做梦都想去上的大学。等等时过境迁,他们的故事也许再难在我们身上重复,但亘古不变的,是我们对正能量和爱的感知与召唤。

上面说的利他主义者,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位《芳华》里的刘峰一样。这些无私的人,从来不以自己为中心来思考问题,从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他们的圆圈中没有中心,在他们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同等的,都值得他们去怜悯、去关心。

其中的内容不仅让我思考,同学们的想法及问题也是让我吃了一惊。问题的尖锐,让老师也是有点难下手。这是需要有确实的逻辑和论证。好人的定义,不是非黑即白的社会认识等等,都显示出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想法。同学很积极,老师很配合,解答也是层层深入。问题答案很多,没有最正确答案,只有思考的结果和理论的结合。

不仅要做好事,更要发自内心地释放善意,即使是看到或分享做好事的或,也会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做好人难,同学问的问题还与语文有关,为什么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好人却要“九九八十一难”?这个问题当时真的让我眼前一亮,第一次听,又有文学,但也确实难解答。自己利他即可,无需想过多。

说了这么多好人,其相对的是恶人,也只有对比才能明白好人的真正大作用。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如果你还问,为什么要做好人?那是因为,善良是本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是因为,善良是武器:它是唯一能对抗邪恶的武器。更因为,善良是人性:聪明也许是天赋,但善良是“人之初”那与生俱来的人性。

当你被早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唤醒,就注定这将是,也必将是,纯善的一生。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坚守道德,不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好人不一定一生平安,但恶人一定没有善终。所以在这浮华乱世。就让我们不改初心,坚持本真,做一个好人,无怨无悔。

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的通透有时候就需要这么一句话。我们自己就想做一个好人,被称之为一个好人,这就是已经足够了,还需要什么理解或者回报?

? 冯从吾先生也说: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做点好事,天知地鉴鬼神泣。

求仁得仁又何怨是谁何进对秋谨的评价?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朱熹注:夫子时已去位,无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丧,其意实尊圣人,而未知所以尊也。病间,少差也。病时不知,既差乃知其事,故言我之不当有家臣,人皆知之,不可欺也。而为有臣,则是欺天而已。人而欺天,莫大之罪。引以自归,其责子路深矣。无宁,宁也。大葬,谓君臣礼葬。死于道路,谓弃而不葬。又晓之以不必然之故。引范氏语:“曾子将死,起而易箦,曰: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无臣之不可为有臣,是以陷于行诈,罪至欺天。君子之于言动,虽微不可不谨。夫子深惩子路,所以警学者也。”又杨氏语:“非知至而意诚,则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无事,往往自陷于行诈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谓乎?”

南怀瑾别裁:夫子居春秋变乱之世,拥弟子三千,力敌党魁,足以推翻当时任何一国家。其所以可而不为者,在于千秋万代之事业乃文化教育而非权力也。儒家称夫子为“素王”,同于佛家称释迦牟尼为“空王”,虽无土地与人民,然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其权势王位便永远存在。夫子又深知如南北朝刘宋顺帝“愿后身世世勿生帝王家”之道理,看淡生死,故宁可以师生关系而死于学生之手,亦不愿以君臣关系而死于臣手也。云: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可谓解脱生死之言。

余谓理想总在彼岸,正如圣贤之可遇不可求。现实生活中,当政者心目中,王道、仁义道德之类,亦多于时无补、于事无补者。人之一生,有生必有死,不过一次短暂旅行而已。下者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中者追求亦儒亦道、出入自在,上者其如夫子乎?极目难穷何高远,赤心坦荡不欺天;宁为师生鄙君臣,淡看生死追圣贤。极而言之,此所谓上、中、下者,殊途而同归,亦何尝有分别也哉。

设问的引证解释设问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魏传统

://baike.baidu/view/108054.htm

秋瑾受审时,曾写下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辛亥革命后,根据秋瑾生前愿望,其遗骸被迁往杭州。墓前有联云:秋风秋雨,六月六日。后人又在墓旁建“风雨亭”,亭北檐柱上悬魏传统录的旧联一副,道是: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观看完赵薇的《花木兰》,写观後感

设问的引证解释是:⒈提出问题,发问。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八:“蒋梦麟说‘问题符号满天飞’,其实就因为问题符号只在飞,可见还不知道怎样设问,怎样摆这符号,何况答案!”。

设问的引证解释是:⒈提出问题,发问。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伯夷传》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语设问,谓夫子称其不怨,而《薇》之诗,犹若未免怨,何也?”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八:“蒋梦麟说‘问题符号满天飞’,其实就因为问题符号只在飞,可见还不知道怎样设问,怎样摆这符号,何况答案!”。结构是:设(左右结构)问(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ㄕㄜ_ㄨㄣ_。拼音是:shèwèn。

设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二、国语词典

设问题,或设的问题。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设问的语气。」

三、网络解释

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运用设问要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如果问题既不重要,也不新颖,人们并不关心,修辞者却故弄玄虚,不仅不能提高表达效果,反而令人生厌。

关于设问的近义词

反问

关于设问的诗句

可惜骚人能设问

关于设问的成语

设心积虑问寒问暖想方设法鬼设神使设身处地形同虚设

关于设问的词语

设身处地设张举措设彀藏阄画策设谋不堪设想鬼设神使想方设法张机设阱鬼设神施形同虚设

关于设问的造句

1、设问与反问不同。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寓于问话之中了。而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不属于修辞方法。

2、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

3、说话或作文时,往往先提出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这种自问自答的表达方式叫设问。

4、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

5、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设问的详细信息

唐僧扫塔四重境界: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又一个女人的史诗——评**《花木兰》

看《花木兰》之前,我暗暗祈祷这千万别是一部炒冷饭的无聊**。不要像《见过大爷》那样套餐情节、名牌龙套——惟一不同的是根据对岸风光来安排反角。而看过《花木兰》之后,我敢说,这是我心目中今年的惟一佳片。

吾家有女初长成

影片伊始,导演故意压低了镜头,让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黄土,只有一线蓝蓝的天。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柔然蛮族草菅人命的血腥,军户们承平中的闲适生活,一一展现在面前。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兰哄父亲喝酒还是喝药的细节,就交代了花木兰从小学习的武功兵法,以及对老父亲深深的爱。赵薇的演技不着痕迹,不靠美丽忽闪的大眼睛,就已经把花木兰善良勇敢的个性勾勒得无比清晰。

木兰本应在红旗下长大,幸福地嫁人,男耕女织终老一生。但柔然入侵,父亲病重,她只能以代父从军来履行职责。当木兰悄悄地拿起长剑、拉上骏马、掩上柴扉、女扮男装踏上征程,我们知道,花木兰长大了。

花木兰批上战袍的最初出发点,是为了让年迈的父亲不要战死沙场。尽管都知道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但作为边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儿女,她当兵为尽孝的出发点就是这样的朴素。但,这并不是英雄的瑕疵。一个连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国?

可叹几十年来,我们谈到英雄的时候,都认为英雄必高大全:雷锋就不能有手表,不能有爱人;关二哥就应该远离女色,只爱皇兄;小学生作文必是想起董存瑞才起床学习;当警察目的只能是除暴安良。其实,很多英雄,在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也许就是为了一碗饭。

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兰很快被带入到军旅生活。军旅中不允许有女人的存在,这是中国军旅的迷信,也是花木兰遇到的最大障碍。一个女性,在军旅中隐藏性别生存下来谈何容易。人缘极好的同乡小虎协助花木兰获得了大通铺最靠里边的床位。花木兰终于可以安顿下来。

风趣友善的文泰、傻大笨粗的胡奎、兰心蕙质的秀才,寥寥数语就展现了古代军营闹哄哄的生活场面。可冲突总是很快的展开,花木兰因浑身痒痒而去洗澡,女人身份很快被文泰察觉,遇到了自己第一次生存危机。当第二天营长带队搜营的时候,我不禁对陈坤咬牙切齿了。人家不就是女儿身入营吗,犯得着大张旗鼓搜身灭族?而当营长宣布是侄儿丢玉佩引发的搜身,又让花木兰真正面临了生与死的考验。我这才发现,错怪了文泰。

是让人搜身发现自己是女人,而让全村、全营人连坐致死,还是企图侥幸混过关?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感谢武功高强的文泰,通过花木兰手上留下的伤痕,使他能明白花木兰是因女扮男装而自称盗贼,这才能在柔然入侵时及时救下花木兰。

感谢心地善良的文泰,把花木兰的战马牵来,这才能使花木兰能在第一时间冲杀四围,顺利地刺杀敌方主将。

明天的太阳总是和煦的。和煦的阳光照耀下,一个浊世翩翩佳公子,和一个易钗而弁美少女,成就了一番征战沙场的功绩。

影片发展到这里,没有展现多少战争场面,剧中的台词少得可怜。但人们却清晰地把握了花木兰成长的历程。这也是我对本片赞许之处。

中国的名著**电视多有两个误区。误区之一就是重情节之宏大,轻人物心理刻画。无论水浒三国都是人物脸谱化,性格鲜明,但没有心理描绘。而近年来的巨作“三大战役”、“英雄”、“藏龙卧虎”等,都是用宏大热闹的战争场面铺陈。这也使得一些人如果看不到宏大的场面就抓狂。误区之二,就是完全用台词堆砌。仿佛古龙的,离开了人物对话就不知道剧情该怎么展开。代表作就是“夜宴”。

能不说什么台词就能展现情节,小人物创造大时代,不能不说这是国外和香港成熟的手法。赵薇和陈坤在剧中少有的台词量,却很考验他们的演技。

无情未必真豪杰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熟总会付出代价。花木兰在一次押送粮草的任务中,急于救出深陷敌阵的文泰,却造成了敌人偷袭粮车的惨重损失。战争中,是不是应该舍弃自己的感情?文泰和花木兰,有着自己的坚持。当文泰的死讯传来,花木兰不再勇猛,变成了一个颓废的酒肉将军。

爱,只能藏在心里;情,不能救回兄弟。朔风吹来,阵亡将士的军牌叮当撞击,也给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战争的思考。花木兰会就此沉沦吗?将士们能重新站起来吗?影片把大卷的胶片留给了酗酒、哭泣、却没有让花木兰说一句话。

“无情”的花将军终于站起来了!他说:“逃避,阻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我们看到的,是把情深深地藏在心里的花木兰,是一个严冬之后盛放的花木兰,是一个……把寻梦寻爱和人类解放事业结合在一起的花木兰。

获得了同袍的期许,却受到大将军嫉妒。终于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大将军将花木兰舍弃了。没有援&军,没有粮草,伙伴被斩.杀,将士已疲惫。但这时的花将军,已然将国之重任放在肩头。她说:“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而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谁敢说这只是heixie社会的一块拼盘?谁敢说花木兰在剧中仅有的两大段豪言壮语不是发自肺腑?这一刻,我流泪了。

文泰站出来了。他躲开花木兰是希望她更坚强地面对战争。他站出来,是希望他的袍泽能有尊严地离开战场。他义无反顾地在脖子上架着刀走向柔然人。这一刻,柔弱的陈坤变了。孟子云,虽万千人吾往矣!一个拓跋宏,一个鲜卑人,坚强地用自己当人质,换取了手足的生命。

在这一刻,谁说战争必须无情?没有情义的人,无法解决“为谁而战”,必然成为一群流寇。而花木兰与文泰,成功地将“情”、“义”、“忠”、“孝”完美的统一。

借用鲁迅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踏花归来马蹄香

文泰用身体换来将士们的生命。花木兰感于文泰舍己救人,独自一人混入柔然大帐,并伺机与柔然公主密谋和亲。终于在海豚维塔斯的协助下,将弑父自立的新单于门独刺死。

门独嗝屁了。木兰倒下了。文泰得救了。大魏安全了。皇上开心了。公主得逞了。

和解的条件是令人扼腕的。文泰必须要娶柔然公主为妻,两国结为亲家,从此放下刀兵。

花木兰拒绝了皇帝的官位,独自回到了家乡。父亲垂垂老矣,村民沾沾喜矣。十二年一轮回,同样的黄土高坡,同样的东阁门西阁床,同样的唧唧织机,铜镜里的花木兰依然美丽。

文泰来到村里,两人有了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

与《拯救大兵雷恩》结尾处突兀地拔高到人性不同,《花木兰》并没有牵强的把国家利益提高到至极乃至虚无。结尾不是大团圆,却也不让人觉得悲伤。他们是不是不幸福?他们又是不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

也许那个傻妞公主是幸福的,她想要荣华富贵,中原肯定比茹毛饮血的柔然更好。她想要当皇后,将来有的是机会。求仁得仁又何怨。但是,丈夫身体虽未背叛,但心灵的远离,不是最大的背叛吗?

我喜欢《花木兰》这部片子。赵薇最近的几部片子都有很深的表演造诣。前段时间我很喜欢看赵薇主演的《一个女人的史诗》。但这两部片子有很大的不同。《史诗》里面是借一个小人物的一生来刻画整个时代,而《花木兰》却是一个女人,创造了一个时代。所以我觉得,《花木兰》,也是又一个女人的史诗,这也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财富。

木兰踏马归来,征程甩在身后。对国家,对爱情的理解,让我们深深的思考。

文泰踏马归去,爱情藏在心里。对木兰,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觉得,影片还没有结束。

骏马飞驰,仿佛牵连起木兰的香味,随着孙燕姿的歌声,久久连绵。

仿佛阿甘书中飘起的羽毛,飞起,再飞起。希望,在明天。

《纳我啊》

困惑心情日记

看到一位老师在讲西游记唐僧扫塔的情节,这个情节一直被人诟病,扫塔是从下往上扫的。原著中就是从下往上扫的。

这个情节至少有四重境界: 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心

想来人生开始都处于低层,没人一出生就站在塔尖尖上,生来任务不同,起点不同,但各自有修炼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己任。站得高有站得高的好处,自然也有他们苦恼的地方,虽然当世的境界不同,可忘记前缘大家都是一样的,前世的机缘能提升境界,有些思考却是不能延续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轮回,未必会卡在那里但参悟的部分还是少不了。向上爬辛苦了点,但那不是目的。

得失重要么?不重要么?说不好。一说重要那就有得必有失,说不重要那就不求上进,况且得失没有界限,得到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想拿不太重要的换取重要的?还是拿重要的还更重要的?倘若是为了得而得那是什么概念呢?付出的时候还算计着对方该用多少回报过来,我心累,那我的付出又算什么呢?我是得有多缺才如此斤斤计较?

可说我完全不计较,那是不可能的,我控制不了,也没必要控制自己,否则只能是多此一举徒增烦恼。我心里打着算盘,但却是在衡量我自己,我若爱人这样够不够,不够的还要填进去补足,不算纵容,不为求回报,单纯就是我为我爱的人爱的事甘愿付出,求仁得仁又何怨?

前两天看了篇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我感觉我什么都不缺,也没有特别执着的事,如果连一个想掏心掏肺对他好的人都没有,活著干什么?

我对父母真心实意的好,对伴侣也如此,将来的后代也一样,不求问心无愧,但求真心。若说傻也是可以的,不过总归不会伤害自己。当然对自己好,爱自己多一点一点错都没有,不会爱自己的人也学不会爱别人。爱是本能是技能,对谁无关,能力使然。

困惑心情日记1

 有的时候理清楚了事,过后又不清晰了,不知道用又迷茫了来说合不合适,我发现自己是这样的。

 在这里写文,有些事记得很清楚,所以我认识到了自己这方面的问题。以前的时候迷糊,在本子上写过的东西从来不会回去翻翻看看,不会去复习复习,总觉得,我写出来了,理清楚了,那就OK啦!我就丢了一边不管了,这实在是大问题,大大的问题,真的!

 这就是我好多时候对本来理清楚的事又感到困惑不解的原因:没吃透!这样,怎么办呢?

 我此时会不确定当时所谓的想明白了是不是对的,不敢肯定我之前很肯定很确信的话,我现在有怀疑的心。真的在怀疑自己所确信的。

 为什么我不持续肯定呢?是什么迷惑了我的心呢?是什么使我的心昏暗了呢?

 我忘了些什么?我漏了些什么?停滞了什么?懈怠了什么?我不安的是什么?我害怕的是什么?

 我对自己不信任,怕自己欺骗自己,因为这种事情,我干得出来!所以我怕,怕自己的话不真实,因为是对自己说的,我的心不愿受欺骗。

 所以尽管我在一些文的后面说叫自己回头一定好好再读一下那篇文,有好处的。我还是怀疑自己,不确信那话是否真实,是否真心,因为我知道当时的我在心有几分。

 此时我想说一句话,我的话,我话里的语气,是在哄自己呢?是在哄别人呢?又或是在敷衍神呢?说的那么冠冕堂皇!问问自己都作了什么事?

 我是在嫌弃上帝不会做饭,在他面前班门弄斧,显显自己威风八年吗?我真的缺乏基督的谦卑。

 很多时候说的写的都带着夸张的虚情意呢!我的认罪悔改也不够彻底,语言也给我自己带来了很大误会呢!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意识不到自己生命里出了啥问题,一个人还在旁边格外的纳闷,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的话太空,不真实,没有根基,存不到永远。

 写文,不是我发些什么,夸夸其谈的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我的眼界,我的阅历,我的见识,都说明我太小,需要更深的渴慕与追求。

 所以,文字一直都在帮助我,让我活的更真实些,而不是飘在半空中,老下不来地上。

 以后要好好的学习,诚实且要真实,继续加油,努力!

困惑心情日记2

 时间过得很快,竟然有这么长时间没有写过博客了。

 很忙,每天七点之前到校,六点之后离校,还要把事情带回去做。人忙了,虽然也会有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感受,但是却没有心思去记录。这几天,终于把之前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后面要做的事情也理出了头绪,才觉得轻松了一点,即使这种轻松只是心理上的。

 这段时间,日子可以说是很充实的了,每天在办公室里的休息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中午吃饭要计算好时间,随身要带好笔记下突然想起的事情,连去听课都成了一种待遇。常规的、非常规的工作,既定的、突发的工作,在考验人的体力的同时,也在磨炼人的心理,这里面有收获,有进步,同时又很迷茫。

 我每次给学生开会,无论是记者团也好,是党校的学生培训也好,我都强调一点:要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只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个人价值,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泯灭了个人价值,这样的事情很难有长久的,所以我们参加每个培训每个学习,都要自己有收获。可是,我自己的个人价值在哪里呢?想到这一点,就会觉得一个人在无边的大海上,看不到岸,没有海岛。以前我背李白的一句诗“仰天大笑出门去”,后面的那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总会被我背成“拔剑四顾心茫然”——难道背的错误果然是心事使然么?

 对于自己的要求也许确实不能太高,既想把书教好,又想把工作做好,身心俱疲,在我对新的工作还没有熟悉之前,这样的想法就那么地空中楼阁。但是,三十八名高三学生给我的压力是实在存在的。我对同事说:我现在只争朝夕。周一和周三的早读,我肯定早早到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背书——运动会第一天的早读我也去了,学生在下面感叹:好早。我说:已经迟到了一分钟了。爱心辅导之外,放学后也力争留下几位学生讲讲作业或重新默写。每个周一下午连续上好三节课,然后在椅子里像一滩烂泥一样,看着学生默写或就这么以“霍金的姿势”一点形象也没有地给他们讲题,等学生从我这里走后,再强打精神批好作业,这才能回去。运动会前一天,我载着zc和她发的东西往回走,不断感慨,这是我最近以来回去最早的一天,天竟然还没有黑。就是黑了,有些作业还是要带回去批。有一天,我跟学生开玩笑——在我身上,我看到了传统优秀教师的形象,挑灯夜批。

 那天开大会,放了一段松江优秀教师的录像,一位叫冯涛的老师说: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我不后悔。老高在随后的发言里说:其实,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像冯涛一样的优秀教师。我的教育生涯才七年,以后还有很多年要走,我是否可以做到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我不知道。所有的承诺在生命的最后才能证明是否真实。半路上的评价也只能是阶段性的。突然想起来,那天月考结束的下午,有的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在课堂上无精打,本来放《陶渊明的田园诗》这个给学生看,看了一段后,我决定不放了,我自己给学生讲《陶渊明的人生观》。我说:陶渊明过着在我们看来非常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是,同时,他的生活又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一个人在选择的道路上,是需要坚忍的,即使他选择的是我们看来似乎很轻松的生活,这种生活的背后实际也是需要精神的支撑。随后,我举杜甫的事例,两相对比。一位是道家风范,一位是儒家思想,一位超然物外,一位努力仕途。本来两人大相径庭,然而其中的相通点确实如此明显,那就是:有理想,能坚持。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实务,道家“忘怀得失”的洒脱,付出的或者是仕途坎坷人生偃蹇,或者是生活困顿妻孥同苦——哪一种选择不需要代价呢?看**《孔子》,那句“求仁得仁又何怨”从二千五百年前,传响至今。

 有一部**里有句台词:很多年后,我们回头来看,那些当年的问题,也许全都不需要答案了。

 所以,我会在偶有的迷茫中继续走下去。

困惑心情日记3

 近来,为钱所困,为钱所扰,深感挣钱有限,钱不够花。反复思之,心情颇多起伏。

 一时想到,各种花销增多,不敢有额外的享受,日子过得没什么意思。实在苦恼啊。

 一时想到,其实上班挣工资,每月有保障,比那些打工的强多了,应该知足常乐。

 一时想到,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房若干,车常换,奢侈品,戴满身,真是不公平啊!

 一时又想,还是淡定些,不要太追求金钱,还是追求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平淡的生活、恬静的心情吧。

 又想到,网上那些未辨真的文章,在鼓吹,穷人之所以穷,最主要在于没有野心,没有强烈的致富欲望。是不是自己就是如此?那些淡定的生活的想法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该奋起努力拼搏一下,千方百计、不计后果、不择手段地去挣大钱呢?

 思之良久,只留下一肚子困惑,仍然没有野心、目标、和实际的行动。

 还是维持现状,知足常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