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对联

2.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什么意思

3.冒天下之大不韪读音

4.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读音

5.“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出自何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_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吕不韦

冒天下之大不韪

释义:不韪:不是,错误。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所谓的坏事,去救坏人,无意中败德,道德沦丧,可能没有好报,因为自己无意识间牺牲自己的好,不小心有了些坏人的人品。

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对联

贬义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

--------------------------------------------------------------------------------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示例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近义词冒大不韪

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什么意思

冒天下之大不韪

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近义词: 冒大不韪 反义词:

用法: 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子: 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矛盾,势力弱小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被实力强大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人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而导致灭亡。

.

.

此地无银三百两

拼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简拼: cdwl

近义词: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反义词:

用法: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出来

解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例子:

冒天下之大不韪读音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是敢于去做天下人都不认可的事情。

成语寓意:

息国以小抗大,勇气可嘉,但是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这场战争是否正义,不顾郑国是自己的亲戚,盲目出兵,只能自取其辱,以失败而告终。息侯狂妄自大,甘曾天下乏天不避,发兵进攻比自己强大的郑国,结果惨败而归。

“识时务者为俊杰”,聪明的人一般先会认清形势,审时度势,然后再取行动。从这个方面看,息侯不能算聪明人。时至今日,仍然有像息侯一样看不清形势的人,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指去做天下人都认为最不对的事情。指公然不顾全国人民或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大做坏事时,含贬义;指做世上很多人认为是错误的事情时为中性,不一定含贬义。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宾语,也作定语。常跟“敢”“得”“甘愿”一类词结合成词组。

“冒天下之大不韪”意指公然去做天下人认为是最大的错事(不韪:不是,错误)。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宾语,也作定语;一般带贬义。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读音

冒天下之大不韪读音

冒天下之大不韪拼音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处]:《左传路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出自何处?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读音是:[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出 处;《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左传·隐公十一年》节选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译文

郑伯与息侯因言语不和,息侯就带兵讨伐郑国,郑伯在郑国的边境迎战,息师被打得狼狼大败而回。君子们因此知道息国将要灭亡了。不考虑郑伯的德望,不衡量自己的力量,不亲近同姓的郑国(郑、息两国同姓姬),不对证言语不和的实际原因,不调查有罪之事,犯了“五大不对”却要攻伐他人,这种人丧失军队,难道不应该吗!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悼公二十七年)。

“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词语我们经常使用,意思是公然去干普天下公认为罪恶极大的事。韪,是、对;不韪,不对、错误。“大不韪”原为“五不韪”,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人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春秋时期,息国和郑国发生了矛盾。息侯便率兵攻打郑国,郑伯和息侯在“竟”这个地方发生了战争,结果主动进攻的息国军队大败。《左传》上评价说,息国之所以战败,主要犯了五大错误:一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是否以德行在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二是不量力而行,不考虑自身实力的强弱,就要去和当时国力强盛的郑国去较量。三是不亲亲,意指两国国君本为同姓,是亲属而不彼此关爱。这源于周朝的分封制,郑国的第一个国君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息国和郑国均为姬姓之国,是亲戚。四是不征词,指双方产生矛盾后不通过谈判或言语沟通的方式来化解,而直接诉诸武力。五是不察有罪,指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诸侯无王命,入人之国,罪已大矣。”东周礼制认为,在没有周天子的允许下进入他国,侵犯邻国领土是有“罪”的。?

《左传》中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语焉不详,所以“五不韪”的论断是否准确难以下结论。但实力不济是肯定的,一个小国要经过陈、蔡等国长途行军进攻一个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其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公然去干普天下公认为罪恶极大的事。多用作谴责、声讨。也作“犯天下之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