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权力有关的成语
2.东晋时期,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何总是旁落他处,是何原因?
3.西汉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4.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5.为什么清朝的皇权一直都比较稳固,没像其它朝代一样出现大权旁落呢?
6.皇权至上,为什么出现大权旁落
包办代替: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不敢掠美: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称贷无门:称贷:告贷,请旁人借给自己钱。找人借钱都找不到门路。指生活陷入困境。
大权旁落: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被架空)。
负才傲物:指依恃才学,骄傲而看不起旁人。
混淆视听:混淆:混杂。用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夹枪带棍: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
目无余子: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拾遗补阙:遗:遗漏;阙:过失。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与权力有关的成语
孙权劝学: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
守经达权: 经:正道,原则;权:权宜,变通。形容坚持原则而能变通、不固执。
舍经从权: 经:正常;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舍道用权: 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窃势拥权: 窃:**。盗用别人的权势
阿权膴仕:
招权纳贿: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招权纳赂: 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招权纳赇: 把持权柄,收受贿赂。同“招权纳贿”。
争权攘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直权无华: 质朴无文。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以权达变: 用灵活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发展的时势。
一时之权: 暂时的权宜。
应权通变: 指顺应机宜,取变通的措施。
鬻宠擅权: 凭借宠幸以卖弄权势。
通变达权: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同“通权达变”。
通权达理: 通晓权宜与事理。
人微权轻: 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权变锋出: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权豪势要: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权衡利弊: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权均力敌: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同“权均力齐”。
权均力齐: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权倾天下: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权倾中外: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权时制宜: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权移马鹿: 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权宜之策: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取的办法。同“权宜之计”。
权重望崇: 指权力大而威望高。
权重秩卑: 指权力大官品低。
趋权附势: 趋:奔走;权: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滥用职权: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揽权纳贿: 揽:把持。纳:接纳。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兼权尚计: 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兼权熟计: 兼:涉及的不止一方面;权:衡量、比较;熟:深入细致;计:考虑。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挟势弄权: 倚仗势力,玩弄权术。
反经行权: 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取权宜之计。
达权知变: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大权旁落: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被架空)。
大权在握: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达权通变: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独揽大权: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篡党夺权: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篡位夺权: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持权合变: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杯酒释兵权: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兵不厌权: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
以权谋私: 以:凭借;权:权力;谋:谋求;私:私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
通权达变: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丧权辱国: 丧:丧失;辱:使受到耻辱。丧失主权,使国家蒙受耻辱。
权宜之计: 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取的办法。
大权独揽: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东晋时期,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何总是旁落他处,是何原因?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尺寸之柄 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出处:《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之柄。”
大权独揽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他却忘其所以,大权独揽,只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大权旁落 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落到旁人手里(多指***被架空)。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借光唬百兽,大权叹旁落。”
大权在握 手中掌握有很大权力。
出处:蒲韧《二千年间》九:“王安石得到神宗皇帝的支持,大权在握,就全力来推行一些新的政治。”
代拆代行 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独揽大权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滥用职权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列土分茅 指受封为诸侯。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裂土分茅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出处:《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冒名顶替 冒:冒充,以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暗降’。”
平起平坐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强本弱末 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强本弱支 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同“强本弱枝”。
强本弱枝 犹强干弱枝。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出处:《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权豪势要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权重望崇 指权力大而威望高。
权重秩卑 指权力大官品低。
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人微权轻 微:低下。指人的资历浅,威望低,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
出处:《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弱本强末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授柄于人 犹言授人以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授人以柄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以权谋私 以:凭借;权:权力;谋:谋求;私:私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
拥兵自固 拥有掌握军队的权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齐本纪上》:“书至,无点,景不至。又闻神武疾,遂拥兵自固。”
予夺生杀 《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招权纳贿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出处:《汉书·季布传》:“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
争名夺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争名竞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出处: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争权攘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出处: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政出多门 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出处:《左传·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政令不一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枝大于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宗庙社稷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出处:《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作威作福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出处: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天高皇帝远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出处: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西汉王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在东晋的时候,当时至高无上的皇权之所以总是旁落他处,原因就是当时的时候权利总是掌握在了四大家族的手中,再加上东晋的帝王要么都是年纪小,要么没几年就驾崩了,这就导致了这个情况更加的严重。
东晋当时政治说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门阀政治,当时的世家大族可以说是把持了全部的朝政,虽然说还有帝王在位,可是却难以主其政。这些士族门阀的特权远远超过了西晋时期的门阀。
当然东晋司马氏之所以能够建立皇权也是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的帮助的,所有在建国之后在多个方面也是有所倚重,门阀之间十分复杂的关系也使得各个门阀之间尽管权斗,可是也是难以伤害制度本身。
自然门阀势力的扩张也是引起了帝王的不满,曾经就有两次比较大的皇权与士族相争的矛盾,虽然这两次的矛盾最后胜利者都是皇权,但是这几次的胜利都只能算是险胜,而且也并非是靠自己的实力来取得胜利的,所有,东晋的皇室从根本上就没有脱离过世家门阀的支持。
后来的马氏成为皇族以后,也是一直防范其他的世家大族取代他,同时东晋的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帝王不是年龄小,就是上位没几年就驾崩了,当时的实权基本上都是这些家族势力的手上。东晋权力最大的帝王,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这也是因为他当时正处于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乘着这股空挡恢复了司马一族的皇权,稍微有点中心之势,但是三十几岁又驾崩了,最后权力又回到了世家的手中。
李渊是怎么大权旁落的,为什么没人帮李渊?
01、豪强崛起,大权旁落
早在汉武帝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大力管控土地兼并,并且也是开始打击地方豪强,然而在汉宣帝之后,土地兼并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当时的整个社会也是相当的动荡。而到了汉哀帝的时候,地方豪强的势力也是在慢慢加强,此时中央大权早就已经开始旁落,而国家的财政也是在出现亏空,说白了,国家的财富早就已经被地方豪强抢夺了,所以留给西汉的生存空间也是不多了。
02、统治者比较昏庸在汉元帝时期,整个西汉也是越来越贫困,出现了外戚宦官亲政的现象。在汉元帝驾崩之后汉成帝继位,而此时国家的权力早就已经被宦官掌握。而此时的汉成帝也是沉迷酒色,这也是为皇权旁落埋下了伏笔。
03、皇帝年幼,外戚干政在汉成帝时期,为了能够有效的打击宦官和外戚势力,于是便开始把外戚王家当成自己的棋子,并且有意培植王家的势力,然而这样子的举动虽然能够有效的打击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可是王家的视力也是扩张的比较厉害,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王家彻底的垄断了朝纲,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随后刘衎在继位的时候才仅仅只有9岁,这也就导致了当时的皇帝没有办法对外戚进行反抗。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王莽为了能够成功的篡位,直接把刘衎母子两人分开,并且还杀了刘衎舅舅一族,所以在诸多的因素影响下,当时的西汉也仅仅只存在了210年就陨落了。
所以总的来看,导致西汉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宦官和外戚干政确实比较的厉害。
为什么清朝的皇权一直都比较稳固,没像其它朝代一样出现大权旁落呢?
李渊的大权旁落源自于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李渊自身能力的不足,第二个部分就是来源于秦王李世民的取而代之,而在我们看来,李世民的因素是要远远大于李渊自身因素的,如果李渊当时真的能够把持住大权在握的话,那么任凭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成功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世民也是没有办法,从李渊手中夺取唐朝天下的,只是当时李渊已经走向了大权旁落的这条路,迫于当时所面临的综合局势,他不得不在李世民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将皇位交给他。
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并不是没有人帮李渊,而是李渊自己认清楚了当时的局势,就算是当时拥护李渊的人还存在,那么李渊也是要考虑?究竟需不需要继续和李世民斗争下去、如果和李世民对质斗争下去的话,这究竟算不算是一次困兽之斗?等问题,李渊选择退位,选择将唐朝天下交给李世民,至少在后人眼中,李渊的选择是比较明智的。
公元626年七月,震惊中外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成功的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而后在同一时间便派遣尉迟敬德带领数百名秦王府士兵团团包围住了李渊,表面上看死侍为了保护李渊,实则是为了在第一时间之内对李渊进行控制。李渊并不是平庸之辈,他选择将皇位让给李世民,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
其一,如果李渊当即做出反应,誓死要和李世民对抗下去的话,那么当时尉迟敬德完全可以亲手手刃掉李渊,谁又敢保证李世民当初派遣尉迟恭监禁李渊,没有给他先斩后奏的特权?
其二,如果李渊想要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动用自己之前的那些势力来对抗李世民的话,李世民确实有一些可以动用的军队,但是我们要看清楚当时的局势,李渊所能掌握的病例远远不及李世民,因为李世民打下了的多半江山。
其三,玄武门之变爆发,太子李建成被杀,的领袖都没有了,那么谁还会去继续选择和李世民对着干呢?纵观李渊底下的几个儿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剩下的就只有秦王李世民自己能够承担大任了,而当时李世民的表现,也确实赢得了朝廷当中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面临着这种抉择,没人愿意帮李渊,同时也没有人敢帮李渊。
更何况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对李渊的态度,我们便能够看出李世民的用心良苦,?跪而吮上乳?这样的举动都能做出来,李世民的孝心是给所有人看的,同时也是在给李渊一个台阶下,如果李渊不把握住这个台阶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父子之间的残杀。如果当时太子李建成还尚存在世的话,或许李渊的斗争还是值得的,但如今太子李建成已经不在,而且李世民颇有能力不说,对自己也十分善待,他继续斗争,岂不是徒劳吗?
皇权至上,为什么出现大权旁落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清朝的皇权其实并不是特别稳固,清朝皇帝大权也不是没有出现旁落的现象。
清朝前期和清朝晚期都出现了皇权旁落的现象。
皇太极去世之后,清朝皇位出现了空缺,当时几方势力形成了僵局。最终年幼的福临捡了个漏,成为大清新一任皇帝,是为顺治皇帝。顺治登基之时年仅六岁(虚岁),没有执政能力,清朝大权完全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多尔衮在世期间,顺治皇帝等同傀儡,甚至要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皇帝才逐渐掌握了实权,当了真正的皇帝。这是清朝皇权第一次旁落。
顺治皇帝去世之时年仅二十四岁(虚岁),由年幼的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登基之时,年仅八岁(虚岁),也没有能力治理国家。顺治皇帝临死之前,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康熙皇帝夺取权力之前,国家大家掌握在四个辅政大臣手中,后来更是掌握在鳌拜一人手中。康熙皇帝铲除鳌拜之后,才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这是清朝皇权第二次旁落。
其实清朝前期即使皇帝掌握大权期间,皇权也受到了很大牵制,皇权也并不稳固。清朝前期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情,有时候连皇帝都无法改变。康熙皇帝为了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曾经设立南书房,南书房的实际影响力却也十分有限。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才被限制,皇权才得到加强。
清朝后期皇权也出现过旁落现象。咸丰皇帝去世之时年仅三十一岁(虚岁),由当时年仅六岁(虚岁)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咸丰皇帝去世前,任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后来同治皇帝的生母为叶赫那拉氏发动辛酉,夺取权力掌握了国家大权。从此以后,清朝中央大权一直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长达四十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世之后,由年仅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大权掌握在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手中。
清朝入关后的前两任皇帝都是小皇帝登基,国家大权掌握在权臣手中。清朝最后三任皇帝也都是小皇帝,国家大权掌握掌握在慈禧太后或者载沣手中。清朝皇权出现了非常典型地旁落于权臣或者太后手中。
清朝晚期皇权还受到地方力量的牵制。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地方地主武装力量崛起。湘军、淮军、北洋军等力量先后崛起,地方势力逐渐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清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解决地方力量。地方武装虽然没有达到操纵皇权的地步,但清朝皇权也被地方力量大大牵制。
所以,说清朝没有出现皇权旁落并不准确,清朝皇权同时受到了太后、权臣、地方多股力量牵制,又怎么说没有出现大权旁落呢?
清朝如果掐头去尾来算的话,清朝皇帝权力确实比较大,清朝时期皇权甚至达到了顶峰。提问者可能想问的就是这一时期,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为什么这一时期清朝的皇权没有出现旁落呢。
这一时期清朝连续出现了三位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放在任何朝代都可以称为一代明君。康熙皇帝年纪轻轻就可以摆平鳌拜,又可以凭借自己能力稳定清朝局面。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也都能够镇得住局势,各方面势力都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国家大权也都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乾隆之后的皇帝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沿着前人铺好的道路,皇权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皇帝是地位最高的没错,但他不可能一个人处理全国上下所有的事,所以不得不设置官员把权力分出去令他人帮忙处理,如果皇帝用人时相互制衡得好就不会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出现官员结党揽权,逐渐控制朝政,到时候满朝官员都是某一人的心腹,皇帝也就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