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全诗?

2.白发什么千丈,完整表述是什么?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怎么解释?

4.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整首诗的翻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修辞手法_白发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是出自唐朝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苍苍白发似乎有三千丈那样长,细想一下原来是愁绪有这么长导致的。不知道镜子里,头上是在哪里染的秋霜啊。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谁知道“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全诗?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的译文是:

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李白?〔唐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三千丈”来比喻愁绪之长,说明愁思的深重,这是诗人奇想而出的名句。

三、四句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痛切之语。镜中秋霜,即头上白发是因愁苦之深而生,诗人明知故问,用一“得”字贯穿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诗人写这首诗时,已年逾半百,但壮心不已,志向不泯,可人已衰老,怎能不加倍痛苦!

这首诗以奔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发怀才不遇、老而无成的深沉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白发什么千丈,完整表述是什么?

《秋浦歌》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释义》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

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注释》

1、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2、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3、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4.个:这样

5.秋霜:指白发。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

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

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之重,尤为新

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

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怎么解释?

完整表述是白发三千丈。

白发三千丈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作品《秋浦歌十七首》。意思是白发长达三千丈。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赏析:

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整首诗的翻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扩展资料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诗。

前两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三四句,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翻译: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原文: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