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献字开头的成语

2.否的成语有哪些

3.替的成语

4.替成语有哪些成语

5.含有献字的成语

6.带“否”字的成语?

7.唐太宗为什么能从谏如流 知人善免

8.名词解释:四善二十七最 郡县制

献可替否_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

原文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①,侯服玉食②,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事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③,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④,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⑤石之财。

(摘自《三国志·魏书》)

简注:

①货殖之家:经商的人家。

②侯服玉食:服王侯之衣,食珍美之食。

③献可替否: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或泛指议论国事兴革。

④机衡:机要的官署或职位。

⑤儋:同“檐”。

译文:

董和字叫幼宰,南郡枝江人。益州牧刘璋曾委任他做牛鞞、江原长、成都令等职。蜀地土地富实,社会风俗奢侈,经商的人家,穿着侯王的衣服,吃着珍美的食品,举办婚丧大事,往往要倾家荡产。董和亲自向人们做出节俭的表率,他穿着不好的衣服,吃着蔬淡的食物,防止和制止超越的行为,并且为吏民制定了有关的法规,他所任职的地方社会风气都得到好转,人们畏惧而不敢触犯法规。但是县里的豪强因为惧怕董和的严厉法规,就劝说刘璋把董和转任为巴东属国的都尉。数千名相互提携的老小吏民请求刘璋留任董和,刘璋听取大家的请求,将董和留任二年,随后迁任为益州太守,董和依旧像以前那样清廉俭约。他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务求以诚相待,南方的少数民族都对他敬爱和信任。

先主刘备平定蜀地之后,征聘董和做掌军中郎将,和军事将军诸葛亮共同署理左将军大司马府的职事,一起议论国事的兴革,向先主进言可行的事项以及应废止的弊端,两人共同结为欢悦的交情。董和自从担任官职领食俸禄以来,对外主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政事,在内处于国家机要的职位,已经二十余年,他去世时家里却没有一担一石的财产。

献字开头的成语

泰极而否

献可替否

臧否人物

进可替否

人涉昂否

赏善罚否

无所可否

献替可否

赏罚褒贬

否终斯泰

否极阳回

晦盲否塞

进退可否

否极泰回

否去泰来

否往泰来

否终复泰

否终则泰

泰来否极

屯蹶否塞

唯唯否否

泰来否往

否终而泰

否极泰至

否极生泰

否极而泰

泰极生否

不置可否

否极泰来

无可否认

唯唯绸否

否的成语有哪些

献字开头的成语有献计献策、献酬交错、献曝之忱、献替可否、献可替不、献愁供恨。

词语解释

献计献策:贡献计策;提供好的主意和办法。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据说早在1958年,她就献计献策,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一颗‘工商卫星’。”

献酬交错:献:敬酒;酬:劝酒。主客敬酒交互错杂。形容欢聚畅饮的情景。出处:《诗经·小雅·楚茨》:“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献曝之忱:献:贡献之意;曝:晒太阳。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所表达的自谦之意。出处:《列子·杨朱篇》:“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献替可否: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出处:《明史·职官志》:“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

献可替不: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献愁供恨:同“献供愁恨”,意思为表现出忧愁、怅恨的样子。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替的成语

不置可否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否极泰来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矢口否认 一口咬定,死不承认。

泰极而否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唯唯否否 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

献可替否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臧否人物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否极泰回 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同“否极泰来”。

否极阳回 犹言否极泰来。《泰》卦内阳而外阴,故称阳。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否去泰来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否往泰来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同“否去泰来”。

否终复泰 指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否终则泰 指闭塞到极点,则转向通泰。

晦盲否塞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进退可否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进可替否 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无所可否 不赞同也不反对。

人涉卬否 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赏善罚否 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同“赏善罚恶”。

泰来否极 泰:周易卦名,是好卦。否:周易卦名,是坏卦。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转化到它的对立面,好事来到是由于...

泰来否往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

屯蹶否塞 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献替可否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陟罚臧否 赏罚褒贬。

替成语有哪些成语

替的成语:

替天行道

冒名顶替

包办代替

下陵上替

献可替否

进可替不

日陵月替

心存目替

献可替不

上陵下替

上替下陵

献替可否

含有献字的成语

上陵下替: 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上替下陵: 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捉生替死: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献可替否: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下陵上替: 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

献替可否: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替罪羊: 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替天行道: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替古人担忧: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替古人耽忧: 指不必要的忧虑。

日陵月替: 指逐渐衰落、弛退。

进可替不: 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同“进可替否”。

进可替否: 指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顶名替身: 犹言顶名冒姓。

冒名顶替: 冒:冒充,以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包办代替: 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带“否”字的成语?

借花献佛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美芹之献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田父献曝 田父:老农;曝:晒。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

献可替否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献曝之忱 献:贡献之意;曝:晒太阳。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所表达的自谦之意。

野人献曝 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

野人献芹 把不值钱的芹菜当好东西献给别人。比喻贡献的不是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多用作送人礼物或建议时的客套话)。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

出谋献策 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多嘴献浅 指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飞觥献斝 指频频传杯。

麻姑献寿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文献之家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献替可否 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同“献可替否”。

野人献日 比喻微薄的贡献。同“野人奏曝”。

一献三酬 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一献三售 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倚门献笑 旧指卖*。同“倚门卖笑”。

唐太宗为什么能从谏如流 知人善免

带“否”字的成语 :

矢口否认、

否极泰来、

不置可否、

陟罚臧否、

臧否人物、

唯唯否否、

泰来否往、

否去泰来、

献可替否、

泰来否极、

不可置否、

泰极生否、

一臧一否、

贤否不明、

否极阳回、

晦盲否塞、

泰极而否、

否终则泰、

否终复泰、

献替可否、

否极泰回、

否终斯泰、

无所可否、

屯蹶否塞、

赏善罚否、

进可替否、

否极而泰、

人涉卬否、

进退可否、

屯蹷否塞

名词解释:四善二十七最 郡县制

在我国封建社会,“唯君是尊”始终是神圣而不可动摇的国家政治原则,专制皇帝大权在握,“乾纲独断”。但为了避免政举失措,封建统治者也建立起谏议制度,允许谏官和大臣“献可替否”,匡正违失。所谓“献可”,就是谏官或大臣就国家大事向皇帝献计献策,正确的意见由皇帝取实施,不正确的意见也不治罪;“替否”就是对皇帝所作出的决定,包括政策、法令、制度和人事等,谏官或大臣可以提出不同看法,尤其是皇帝未经咨询而交办的重大事项,如认为不妥,有责任加以谏阻。据史料据载,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见《管子?6?1小匡》),为谏官设置之始。至隋唐,谏官组织和谏议制度得到发展和健全,尤其贞观时期谏议最有生机。唐太宗即位期间,大力提倡君臣之间的“民主生活”,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新制度,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规定在会议之上,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如有过失和不当之处, 谏官可以当面指出,予以辩论.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谏官、史官及时了解朝政的内幕,使得有所劝谏,还起到一定的监察作用,使宰相及其他官员不敢谎报政绩。但毕竟忠言逆耳,且谏官的批评往往严厉不顾面子,常常会刺痛唐太宗,使他受不了而发怒。然而,唐太宗还是能屡屡克制住自己的感情,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不仅能一如既往地从谏如流,而且经常鼓励谏官进谏,甚至多次下诏求谏,并经常重赏谏臣,对谏官既尊重又尊敬。正因唐太宗有这种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贞观期间朝廷中才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他们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良好的作风和影响,促使封建王朝的谏议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在笔者看来,唐太宗作为一个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能够完善谏议制度,并能做到从谏如流,体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不凡气度。正是这种不凡气度,使得贞观时期官员向皇帝进谏蔚然成风。在当时,敢于进谏甚至说话不顺耳者大有人在,丝毫不逊于魏征。如有一次,唐太宗要修建洛阳的乾元殿,准备作巡游时的休息住所。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规谏,言辞十分尖锐,认为太宗连隋炀帝都不如。太宗问他:“你认为我不如炀帝,与夏桀、商纣王相比又怎样呢?”张玄素也毫不客气地回答:“如果此殿兴修,可以说结果与桀纣一样昏乱!”太宗最终还是听从劝谏,停止了这项工程,并重赏张玄素。在此风气的影响下,连怀州栎阳县小小的县令也敢以“收获未毕”、有误农时为由,上疏谏阻唐太宗到该地。太宗最初极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取消了之行。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在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集权制度下,“一言九鼎”、至高无尚的皇帝,要修建一处宫殿,竟遭大臣指责连隋炀帝都不如;要到一个不起眼的属地,也竟遭小小的县令以“有误农时”的理由拒绝,而太宗对此也竟然不恼不怒,最终从容纳谏,并对进谏的大臣加以重赏,这是我们今人所难以理解的。追根溯源,不难看出,唐太宗从谏如流的气度源自他的生平经历和个人修养。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唐太宗从小就受到了文韬武略的教育,使他不但喜爱骑射,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讲论用兵布阵的策略,深得父亲的喜爱。唐太宗童年时,和全家随父亲职务的调动,到过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意志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筋和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遇事头脑冷静、处事果断;成年后,唐太宗睿智果断地劝说并协助父亲在晋阳起兵,打出了反隋旗号,此后带兵转战东西南北;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指挥和领导了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战争。当时他统一全国的卓著功绩,使他威信日高,权力日重,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在迅速增长。登基后,唐太宗认真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纳谏者昌,拒谏者亡”的道理,把“任贤良、受谏诤”提高到治国安民、长治久安的高度来对待,并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作为座右铭,牢记在心。同时,他还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治国安邦方面的不足。他曾对大臣萧瑀说:“我少年时就爱好弓箭,得好弓几十张,自以为有更好的弓。近来给弓匠看,他说:‘都不是好的弓’。我问为什么,他说:‘木心不直,脉理自然都斜,弓虽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过去的鉴别没有掌握要领。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都懂得!”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和思想基础,所以唐太宗非常重视谏议之制,并以从谏如流的气度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他在位时的治国方针来看,唐太宗也必然具备这种气度。唐太宗从秦王到皇帝,伴随着隋王朝的土崩瓦解。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贞观初年的形势,对刚刚登上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来说是不令人乐观的。当时,统一战争刚结束不久,社会矛盾还没有完全缓和,民心还不十分安定,而且全国各地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社会经济仍然凋蔽不堪。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成为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李世民既亲身经历了打江山的残酷斗争,深知创业上之难;又从隋炀帝身悟出守业更难的道理,这使他时刻保持清醒。因此,在他的身上,总能看到一种来自农民革命风暴对地主阶级的震撼力量,这种力量使他能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面对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和贞观初年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唐太宗经过深深的思考,决定以大治天下作为自己的施政方针。治国方针确定以后,唐太宗首先抓了国家的政治建设,把任贤和和纳谏作为保证致治的两项主要措施。这两项主要措施决定了唐太宗必须具有一种从谏如流的不凡气度。唐太宗从谏如流的气度使他能够在位时以身作则、执法如山、戒奢崇简、与民休养生息,能够不拘一格、知人善任、将相和睦、同心辅政,最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也使他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所谓“明君”,让后世津津乐道,成为后世称颂的楷模。

四善二十七最

唐课官吏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标准。“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据《唐六典》卷二《吏部》: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这四项条件,是对所有参加考课官员之共同要求。

“二十七最”是根据各官署职掌之不同在才能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三曰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四曰礼制仪式,动合经典,为礼官之最;五曰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为乐官之最;六曰断决不滞,与夺合理,为判事之最;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八曰兵士调集,戎装充备,为督领之最;九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为法官之最;十曰雠校精审,明于刊定,为校正之最;十一曰承旨敷奏,吐纳明敏,为宣纳之最;十二曰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十三曰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帅之最;十四曰礼义兴行,肃清所部,为政教之最;十五曰详录典正,词理兼举,为文史之最;十六曰访查精审,弹举必当,为纠正之最;十七曰明于勘覆,稽失无隐,为勾检之最;十八曰职事修理,供承强济,为监掌之最;十九曰功课皆充,丁匠无怨,为役使之最;二十曰耕耨以时,收获剩课,为屯官之最;二十一曰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为仓库之最;二十二曰推步盈虚,究理精密,为历官之最;二十三曰占候医卜,效验居多,为方术之最;二十四曰讥察有方,行旅无壅,为关津之最;二十五曰市廛(chan)不扰,奸滥不行,为市司之最;二十六曰牧养肥硕,蕃息孳多,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边境肃清,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

郡县制度

中国古代设郡以统县的两级地方制度。郡和县是中央统一管辖下的地方和行政单位。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开始设县,后在边地设郡。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个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叫作郡守,县的长官叫作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郡县制度的推行,使全国各地的权力紧紧地掌握在皇帝手里。它是秦始皇建立和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并成为以后各朝行政区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