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炙手可热的病句
2.有没有古时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成语?
3.成语之什·炙手可热
使用不当的汉语词汇:
1、炙手可热
本意:读音zhì shǒu kě rè,汉语成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出自《丽人行》。错例:这个歌手几年来炙手可热,是圈新崛起的一大新星。
纠正:这个成语是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千万不要望文生义成某样事物很红或是很抢手,而是一个"烫手山芋"摸不得,应改为"世人瞩目"。按照本意,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当红人物这种用法是错误的。
但是近几年一些媒体、节目等经常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个很受欢迎、极具影响力的当红明星,完全背离其本义。属于病句用法。(在权威汉语研究所和《现代汉语词典》未公布新意前切不可随便使用。)
2、?溢美之词
本意:拼音是yì měi zhī cí,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出自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该词为贬义词,不可以用于褒义词。
正确用法:成功后的他本来很谦虚,但溢美之词使他很快便骄傲自满了。
3、望其项背
本意:拼音是wàng qí xiàng bèi,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望其项背还具有只能看到背影,看不清头部的意思,也可以用来比喻可以企及对方所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一般不能用于肯定句。
4、文不加点
读音wén bù jiā diǎn,释义: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示例:援笔一挥,文不加点。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不可以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大家不要误用哦。
关于炙手可热的病句
粉墨登场
fěnmò-dēngchǎng
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
炙手可热
zhìshǒu-kěrè
手一挨近就感到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美轮美奂
měilún-měihuàn
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轮,高大的样子。奂,繁富的样子(《礼记·檀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现代汉语词典里,前两个是贬义词,后一个不是贬义词,是褒义词。
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邹韬奋《萍踪寄语初集·惊涛骇浪后》
CCTV10的探索发现也用这些词但不是贬义。这个,要么是用错了,要么就是词语的感彩有变化——由贬义词变成中性词。这也有可能的。但这些变化没有固定,没有被大家认可,也就是说暂时还是错误的,词典不会收入进去。
个人理解
有没有古时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成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错把“炙手可热”用于形容人的名气大,例如:某某明星现在在韩国炙手可热。这是语言的巨大失误。炙手可热是一个贬义词,不能这样用。
所以,那句话不对。
成语之什·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咬文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
上行下效 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成语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觉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指当权者气焰嚣张、飞扬跋扈的意思。炙:烧,烤。
成语出处:
《新唐书·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
唐·杜甫《丽人行》诗末写杨国忠的骄横:“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明史·董传策传》“嵩(严嵩)久握重权,炙手可热……”
可见,炙手可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贬义词!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把它当成"热门的、抢手的、受欢迎的"的褒义词来用,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这种误用正呈漫延之势。
是否因为该成语中有一个"热"字,就被一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热门的意思?要知道,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切不可望文生义。
造成误用的始作俑者是谁?媒体的无知尤其让人不能容忍!此时此刻真想将其痛扁一顿。
注:
崔铉,进士及第。深受唐武宗器重,入朝为官三年就登宰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