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祖宗说:四十比三,妻离子散,比三是哪三样,为啥不能随便比?
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啼饥号寒者到处皆是。◎《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
老祖宗说:四十比三,妻离子散,比三是哪三样,为啥不能随便比?
妻离子散qī lí zǐ sàn
[释义]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语出] 《孟子·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正音] 散;不能读作“sǎn”。
[辨形] 妻;不能写作“凄”。
[近义] 家破人亡 离乡背井
[反义] 破镜重圆 欢聚一堂
[用法] 用作贬义。常跟“家破人亡”连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①战乱使他们~;天各一方。
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比如老祖宗创造的文字和图像,比如口口相传的俗语。俗语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老祖宗的生活经验和愿望都在其中。
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在每一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说得很清楚。
比如这一句俗语:“四十比三,妻离子散”,短短八个字,道尽了人生百态。人到四十岁,被称之为不惑之年,出自《论语·为政》。简而言之,就是不再为人生而感到迷惑,如果到了40岁还成天拿这三件事情比来比去,其结局会被悲惨,严重的会妻离子散。
40岁的人应该拥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工作环境,还有自己良好的交际圈。若这些都还没有,那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特别是产生了嫉妒和攀比心态之后,原本平静的生活注定会泛起层层涟漪。而老祖宗早就想到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所以给了40岁的人忠告。
一、无限放大自己的家庭出生,颓废便如影随形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首先要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当以此生来回报。
父母的人生靠自己打拼而来,也有依靠家族扶持发展而来。无论怎样,他们给予自己孩子的,肯定是倾尽所有,在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从出生那一刻起,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来保障。
然而这些,只是父母给予的,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走完。所以,后天的努力是必须的,也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去面对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会应验的生活总结。年轻时不学无术,伤透了父母的心。到了40岁时才来感叹生活对自己不公,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抱怨自己的出生不好。
一旦有了这种思想,便很难收住偏离的步伐。其实,要致富除了依靠父母的支持以外,更多的是要利用自己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一味无限放大自己的家庭出生,只会影响继续奋斗的动力,还会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颓废了,人也就真的废掉了,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自己都不珍惜尊重自己,别人自然也不会看得起你。到最后只会让亲者痛,痛麻木了,她们也就离开了。一个好好的家庭,弄得妻离子散,这又是何必呢?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一味攀比钱财,只会人财两空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变成什么样的画,得看教的人是什么水平。40岁的人已经是一副成品画,想要在上面继续修改,谈何容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导向的灯塔,一旦失去了,就会偏离航线。攀比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毁灭的罪魁祸首。
每个人都会有获取财富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眼睁睁看着它跑远了。钱不是万能的,买不来亲情,也买不来知识。但没有钱又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有多大能力赚多少钱,赚干干净净的钱,这才是一个40岁的人,应该树立的价值观。
一旦偏离,就会不折手段,最后把自己美好的前程和幸福的家庭葬送,得不偿失,悔之晚矣。
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富有的家庭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没有高起点的教育,所以就有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父母为了赚钱,已经耗费了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剩下的家庭琐事,就必然要自己去动手。
但父母很多时候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去攀比,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更有出息。
殊不知这一句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深深伤害了自己孩子的自尊心。想要依靠孩子来实现自己早年没有出息的愿望,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自己家的孩子也是可塑性很强的苗子,孩子表现不好,家长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责罚。
总结
人到40岁,生活工作都已经稳定,在这个时候前往不能去攀比家庭出生,个人财富多少,孩子是否比别人家的优秀。这个年纪需要做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摆正心态才是最好的定心丸。
家庭出生只是一个起点,后面的人生路还很漫长。一个有志向的人,不会停留在啃老的阶层,一个有出息的人,不会去抱怨自己的父母怎么怎么样。
个人财富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所有的人生。到了40岁的年纪,把自己的家庭维系好,每天开开心心才是真。
同样,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合格。不断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是不理智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就连老祖宗也说了,如果40岁的人还整天来攀比这三件事情,闹得妻离子散的结局并不鲜见,若有这个倾向,赶快悬崖勒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