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裳怎么读?有哪些词语

2.裳字怎么读

3.裳读音怎样拼写

4.请问“裳”怎么读?

与子同裳怎么读_裳怎么读

cháng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泛指衣服 [dress]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另见 shang

shang

——用于“衣裳”

另见 cháng

cháng

ㄔㄤˊ

〕光明.

古代指遮蔽的衣裙.

郑码:KOSR,U:88F3,GBK:C9D1

笔画数:14,部首:衣,笔顺编号:24345251413534

skirt

shBng

ㄕㄤ

〔衣~〕衣服.

skirt

郑码:KOSR,U:88F3,GBK:C9D1

笔画数:14,部首:衣,笔顺编号:24345251413534

裳怎么读?有哪些词语

裳的拼音:cháng/shang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裳,常或从衣。”“_(裙)”下云“下裳也”。常、裙二字互训,说明裳就是裙。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郑笺:“裳,昼日衣也。

”又《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怎样联接群幅呢?《仪礼·丧服》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寸。七幅,计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

“常”与“裳”做下裙讲时为异体字,可互通用。但从造字法来看,裳应是形声字,从衣尚声。 裳或曰_,汉以前称裳,汉以后则多称_。按_,《说文》曰:下裳,《玉篇》注:裳也,《唐韵》引作下裳也,皆作裳解,唯《方言》曰:“绕衿谓之_”,段玉裁注说文据此,谓“然则绕领者,围绕于领,今男子妇人之披肩,其遗意”。

以为系披于肩上之帔子,殊误。上衣下裳之玄端为朝服,君臣皆着之,已见于前,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平民之着裳,当系实情,《文献通考》卷一百一十三《王礼考·君臣冠冕服章》引《传授经》云:“老子去周,左慈在魏,并葛巾单裙(同_),不着褐,则是直着短衫,而以裙束其上晋王献之,书羊欣练裙,朱公叔绝交论,谓西华之子,冬月葛衣练裙,盖古人不徒衣裤。

必以裙袭之,是正上衣下裳之制也。” “裳裳”为“堂堂”的借(古代的错别字),故而“裳裳”一词的本字为“堂堂” 而“裳”又为“常”的异体字,“裳裳”也作“常常”,所以裳裳才有了changchang这个读音。?

除古诗文学习研究外,现代汉语使用时应以“裳”为shang,去chang音。读chang音者改用正字“常”,而“裳裳”原为“堂堂”之借,应与“堂堂”同音,或改用“堂堂”。

裳字怎么读

1.裳,读作[ cháng ]时,意思是古人穿的遮蔽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组词有:霓裳、丹裳、卉裳、兼裳、抠裳、轩裳、冠裳、椎髻卉裳、霓裳羽衣舞

2.裳,读作[ shang ]时,泛指衣服。

组词有:衣裳、作嫁衣裳、拱手垂裳、裂裳衣疮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椎髻卉裳[zhuī jì huì cháng]:

锥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

2.霓裳[ní cháng]:

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为裳;借指云雾,云气。

3.霓裳羽衣舞[ní cháng yǔ yī wǔ]:

唐代舞蹈。乐曲由唐明皇李隆基吸收婆罗门曲的因素而作。舞蹈刻画仙女的典雅美丽,变化丰富,首演者为杨贵妃。文宗时,以数百少女舞霓裳,执幡节,舞队一出,如仙鹤飞翔。唐以后失传。五代及宋时有残谱流传。

4.作嫁衣裳[zuò jià yī shang]: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5.裂裳衣疮[liè shang yī chuāng]: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6.拱手垂裳[gǒng shǒu chuí shang] :

拱手:双手在胸前合抱;垂裳:衣裳下垂,指端坐。形容无为而治,安坐江山。

百度百科-裳

裳读音怎样拼写

裳的拼音:cháng。

甲裳:皮革制的战袍。腰以上谓之甲衣,腰以下谓之甲裳。

霓裳: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断裳: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

垂裳而治:垂衣而能治理天下。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韦裳:皮制的下裙。旧时牧人或卑贱者之服。

裳帷:亦作“裳帏”;即帷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

衽裳:亦作“袵裳”,衣裳。

虹裳:彩色的下衣。

襜裳:围裙。《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於是农驱列人居民为士卒,斩桑榆为兵,裂襜裳为旗。”胡三省注:“襜,昌占翻。《尔雅》曰:‘衣蔽前也。’”

裳例句:

1、在那里我们换上医院的衣裳。

2、披着清晨那神圣的衣裳,走向阳光。

3、家常便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

4、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5、当她把最后一件衣裳的荷叶边抖开来时,她听到丁当一声响,她把手伸进了衣裳的口袋里。

6、小斑马有一身白*条纹相间的漂亮“衣裳”,这“衣裳”不仅好看,而且有保护作用。

7、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或撕破农夫的衣裳。

8、古人说的衣裳,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

请问“裳”怎么读?

裳可读作shang/cháng

1、作裳(shang)可组词:

衣裳、水佩风裳、鸿衣羽裳、颠衣到裳、裂裳衣疮

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鸿衣羽裳: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颠衣到裳:到,通“倒”。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同“颠倒衣裳”。

裂裳衣疮:是指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农民的疮伤。

2、作裳(cháng)可组词:

裳衣、裳服、裳裾、裳裳、椎(chuí)髻卉裳、玄裳缟衣

椎(chuí)髻卉裳: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

玄裳缟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用以指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佩风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衣羽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颠衣到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裂裳衣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裳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裳”读“cháng”,出自郦道元写的《三峡》。

裳 读音:[cháng] [shang]

释义:

[cháng]:1、光明。 2、古代指遮蔽的衣裙。

[shang]:1、衣服。?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从小喜爱游览山川河流,并搜集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

《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作者简介: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前人著作达437种之多),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资料大多都已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