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通俗来讲
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人者不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什么意思
3.形容一个人有好的品德品行的一个字
4.《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一整章)请详细解释,
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一、原文
通行本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帛书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是以圣右介(契),而不以责于人。(甲本)
是以圣人执左芥(契),而不以责于人。(乙本)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调和了大的矛盾,也必定会有遗留的怨恨,这怎么能是妥善的方法呢?所以圣人收执借据却不苛责别人偿还。有德的人就像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严苛残酷。天道没有偏私,规律给予善于此道的人。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人要做到样样好是不可能的,因为把大怨化解平和了,那些小怨又会变成大怨了。“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说,圣人并不要求达到天下的至善,那是办不到的。所以上古的圣人不要求达到天下无怨,无怨。“左契”是指大的原则,守住大原则就可以了,不必去责备他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真正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了解了圣人之道是领导阶层的大政治家,只把握原则,不求管理。“无德司彻”,“彻”是治的意思,无德的统治就是到处设规则,也就是管理,这是无德之人的做法。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是老子的名言,天道很公平,并不是说你今天拿猪头拜他,他就对你好一点,他不管你拜与不拜,只要有德有善,自然得感应。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怨是人生的一个大敌
“和大怨,必有余怨”的意思是您平息、调和了大的怨恨以后,一定会剩下一些怨恨,因为人心不那么容易忘记怨恨。老子说,这种处理方式“焉可以为善?”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完美的、妥当的?“善”是好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您让大怨产生了,就已经不是在道的层面做事了,如果您按照道做事,是不可能让大的怨恨产生的。一旦大的怨恨产生,无论您用什么方法补救、调整,也一定会剩下一些小怨恨。
(2)当负能量来的时候,我们要以正能量回馈
“是以圣人执左契”,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拿着债权的券,比如老百姓欠了税、欠了钱,“而不以责于人”,却不用这个券来求责、问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有债权的券,却不向老百姓去责求债务。“故有德司契”的意思是,有德的圣人掌管着债务,拿着契约在手里,但不去责怪人们。“无德司彻”的“彻”当税讲,没有德行的人会不断加收税务,向老百姓多收钱。
老子讲,“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当您把道和德做好的时候,法这种条文性的东西,只是一个防范措施而已,很可能都不一定用到,因为有了道和德的滋润,大家就都会主动执行,用不着再用法去责罚了。“故有德司契”,有道、有德的领导者,已经做到了,他把“司契”,把合同放在这儿,不用等他拿合同责怪别人,别人就已经完成了。“无德司彻”的意思是,您没有做到道和德,只靠法来运行,您就要天天执行法。
(3)道是不讲亲疏关系的
“天道无亲”的意思是,天道是不讲亲疏关系的,它没有跟谁特别亲,也没有特别照顾谁。天道支持谁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呢?“恒与善人。”“恒”是一直的意思,天道会一直支持行善之人。
当您主动对他人发出善念后,您会发现人们之间不再冲突,而是会互相帮助,一起进步。所以,我们需要争夺吗?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善念,是关爱,是公平。如果您这么做了,您会发现您的人生会越来越好,并不是谁在加持您,而是自己在加持自己。我们可以说天之道在天上,也可以说在每个人的心里。
三、我之体悟——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我觉得这一章对普通人学习《道德经》真是太重要了。老子的名言“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天道是不讲亲疏关系,却会一直支持行善之人。这句话很多人是不认可的,因为经常有人抱怨,“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为什么一片好心别人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好心经常办坏事”、“我替天行道有什么错”。这么看来天道并没有“恒与善人”。为什么呢?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您调和了大怨以后,还会有余怨,怎么能算的上善行(解释成妥善、完善也说得通)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把自己认为对的准则强加于别人,不管别人是否认同,是否愿意。还有一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谁也不喜欢被指责被强迫,自然会心生怨恨。而你还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也会心生怨恨。如果这样,“道德”就变成了武器,“善”成了你的工具,那么借用老子的话“安可以为善”?所以,当你抱怨“好人没好报”的时候,更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真“善”,是不是仅仅把“善”当成了工具,是不是引起了别人的怨恨。你引起了怨恨,就不可能得到妥善的结果。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圣人即使手握正义,也不会去苛责别人。圣人不会把正义作为武器,因为这本身就不是有德的行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人就像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严苛残酷。
好几年前,我就做过一件“好心没好报“”的事情,很久我都想不通为什么大家不领情,直到今年我才想明白。我原来是一家公司的业务骨干,也是一个部门的小主管。有两个下属对一块业务不懂,我就准备了一些资料,打算给他们做一个培训。我辛苦准备了两天,培训那天早上,我忽然觉得自己认真准备两天的东西,只有两个人听太浪费了,要不问问公司还有没有人感兴趣,一起来听岂不是更好。于是我就往公司邮箱了封邮件,告诉大家我下午要做培训,感兴趣的可以来听,还附上了培训资料。我觉得自己的行为特别好,绝对的“善行”,以为大家会给我鼓掌。结果很快就收到几封邮件,打开一看,全是责备我的,领导责备我没有跟他商量,同事责备我没有提前通知,还有同事责备我资料过于简单。我看到邮件十分气愤,抱怨公司氛围太差,抱怨大家没有感恩之心。现在我才想明白,是我自己行为不当,我没有考虑到领导的面子,没有照顾到同事们的需求,自作主张的邮件,让大家产生了怨恨。当结果不尽人意,我又心生怨气,认为是别人的问题,这样的行为怎么能是妥善的呢?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通俗来讲
谦逊有礼是谦虚恭谨,而有礼貌的意思。谦逊是做人的一种美德,做人以低调,做事高调!有礼,那么首先是尊重别人,该做的就做,不损害别人利益!
谦逊有礼的近义词:
1、谦谦有礼:意思是指谦逊、谦虚很有礼貌的样子。
2、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3、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动斯文。也形容人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
4、文质彬彬: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5、落落大方: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人者不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什么意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层次的“德”,自认为不丧失“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框架来比较似乎都很恰当,但是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拓展:
语出自《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形容一个人有好的品德品行的一个字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篇》
翻译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解读
本章谈“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在孔子文化中,“德”与“仁”通常是同义词,“为政以德”即“为政以仁”.德通常也称为“仁德”.“言”与“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子张篇》)“智”“言”相通.实际上本章所谈的就是“仁”与“智”与“勇”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仁、勇、智,“仁”乃“全德”之谓也.“仁德”包涵勇德,智德,仁者高于智者,智者高于勇者,也就是说勇不如智,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述而》有一段对话,表明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孔子对仁者与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评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孔子赞扬了颜渊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所以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关于“言”“德”“仁”“勇”的关系.《论语集释》引李充说:“甘辞利口,似是而非者,佞巧之言也.敷陈成败,合连纵横者,说客之言也.凌夸之谈,多方论者,辨士之言也.德音高合,发为明训,声满天下,若出金石,有德之言也.故有德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也.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咬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顺大难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不仁.”
《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一整章)请详细解释,
● 仁
rén ㄖㄣˊ
◎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 姓。
------------------------------------------------------------
◎ 仁 rén
〈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the benevolent]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perfect 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benevolent ]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kindness]
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pity]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kernel]。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something resembling a kernel of fruit]。如:瓜子仁
(14) 人 [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Ren]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Ren 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词性变化
◎ 仁 rén
〈形〉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sensitive]。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warm and rich]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Kind; My good;My dear] 。如:仁台;仁兄
◎ 仁 rén
〈动〉
(1) 亲爱 [love]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陛下]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sympathize]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miss]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常用词组
◎ 仁爱 rén'ài
[charity] 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
◎ 仁慈 réncí
[kindhearted;benevolent] 仁爱慈善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 仁德 réndé
[benevolent moral integrity] 待人宽厚而好施恩德
◎ 仁弟 réndì
[(used to address one’s younger friend or student) my dear friend] 敬辞,称比自己小的朋友
◎ 仁厚 rénhòu
[gracious] 为人忠诚老实
仁厚的丈夫
◎ 仁惠 rénhuì
[benevalent;kind;merciful] 仁慈;仁厚
孙讨虏聪敏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 仁民爱物 rénmín-àiwù
[to love all people and animals] 爱护百姓,爱惜万物。形容官吏廉能爱民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 仁人君子 rénrén-jūnzi
[men of good will] 指有道德、人品高尚的人。泛指热心助人的好心人
亘古及今,仁人君子,弗合忘本之。——明· 笑笑生《》
◎ 仁人义士 rénrén-yìshì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有德行信守节义的人
◎ 仁人志士 rénrén-zhìshì
[people with lofty ideas] 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至于仁人志士,不幸偃蹇于卑投,竭力以行其所志,…——明· 归有光《送夹江张先生序》
◎ 仁术 rénshù
(1) [kindness;humanity]∶仁道
非仁术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carry out humanitarian rule]∶推行仁政的策略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仁心仁术 rénxīn-rénshù
[both with a benevolent mind and art] 谓有仁爱之心,方能有济世之术。后用作称颂医生医术高明的话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 仁兄 rénxiōng
[my dear friend] 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词,多用于书信
◎ 仁言利博 rényán-lìbó
[words benefit universal benevolence] 谓仁爱者的话,使受益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 齐侯省刑。”——《左传·昭公三年》
◎ 仁义 rényì
(1) [kindheartedness and justice]∶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gentle]〈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 仁义道德 rényì-dàodé
[justice and virtue] 泛指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准则,原先有褒义。后指伪君子的口头禅,也就有了贬义
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战国策·赵策二》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rénzhě jiàn rén,zhìzhě jiàn zhì
[the benevolent see benevolence and the wise see wisdom] 《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指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 仁政 rénzhèng
(1) [policy of benevolence]∶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 [benevolent ]∶仁慈的统治措施
◎ 仁至义尽 rénzhì-yìjìn
[most perfectly fulfilled both in love and duty] 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宋· 陆游《秋思之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什么意思?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上德的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上仁的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的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的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由此看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等到步入礼的境界,是表示忠信的不足,祸乱也就随之开始。至于以智慧去测度未来,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更是愚不可及的事。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为主,而不重视俗礼;以守道为务,而不任用智巧;务必除去一切浅薄浮华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朴质等合于道的。
个人鄙见
字面之意就不多说了。德.仁.义…真正做到位的人是不会让你轻易看出他做事中的德仁义,相反做事居于形式与表面,处处体现其做事德仁义的人不是真正的德仁义。看似是个悖论其实则不然,少说多做,脚踏实地,真心诚意,事不为德,上德之德。
希望能帮到你!
意思是: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
扩展资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