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示因循苟且的动物是什么?
2.什么叫做苟且
3.苟且是什么意思?
4.用因循造句(大约30个左右)
5.苟且偷安的近义词
6.《宋史·俞充列传》全文翻译
出自于《佛家语录》。
随缘就是不要苛求完美,顺应事情的发展需要。
得过且过,因循苟且,是一种消极的做法,追求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境界,简单地说就是懒人的一种借口。所以他和随缘不是相同。
尽人事听天命是指在做一件事情时,首先要尽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事情的规律,但是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其客观环境,就是缘分了,或者说天命。
《佛家语录》是2007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吾译注。本书选取重要佛典的重要段落进行注译,读者可从中了解佛典论述问题的特色。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哲学、建筑、雕刻等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不了解佛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了解佛教理论的基本轮廓,本书的第一部分[佛法基石]选用佛典的论述对佛教理论作了基本概括,本书的附录部分也从一个侧面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多姿多彩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帮助。
参考资料:
提示因循苟且的动物是什么?
日理万机: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物,形容当政者每日处理政务的繁忙。
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强壮,内心空虚。
正直不阿: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以讹传讹:以:拿;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形容热心好义。
本末倒置: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正中下怀:中:投合;下:在下,自己。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因循苟且: 沿袭旧的,敷衍应付。
为虎作伥:伥: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让老虎来吃。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家徒四壁: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
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盛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木匣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狗尾续貂:貂:貂尾皮毛。指封官太滥。比喻以坏续好,显得好坏不相称。
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什么叫做苟且
动物是马、虎。
因循苟且,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出处。宋.吕祖谦《答潘叔度》。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因循苟且"的“敷衍应付”词义,与“敷衍了事”的“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的词义相近。
苟且是什么意思?
苟且,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也指马虎,敷衍。
基本解释
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如:苟且偷安。
2、敷衍了事,马虎。如:因循苟且,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
3、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
4、不循礼法。
5、勉强。
出处
朱自清《短诗与长诗》:“作者必以为不过两三行而已,何须费心别择?不知如无甚意义,便是两三行也觉赘疣;何能苟且出之呢?”
扩展资料
近义词
马虎:
意思是指漫不经心,不介意,疏忽,轻率。
基本解释
(1)、草率,疏忽大意。
(2)、勉强,将就。
出处
杨朔《青春》:“没有联络员,耳目眼睛都没有了,你别马虎大意。”
百度百科-苟且
百度百科-马虎
用因循造句(大约30个左右)
苟且是一个多义词,意思分别有:
1、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例如:近代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白话译文:?中国的衰弱,不是一天两天了。在上掌权的因循守旧,在下的百姓则蒙昧无知,很少人能够思考长久的将来的问题。
2、敷衍了事,马虎。
例如:?近代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不知如无甚意义,便是两三行也觉赘疣;何能苟且出之呢?”
3、不正当的关系(多指男女关系)。
例如:现代 周立波 《扫盲志异》:“等到稍微定定神,他的头一个心思是要冲进房间去,捉奸捉双,亲手拿住这对苟且的男女,好去打官司。”
4、不循礼法。
例如:晋 干宝 《晋纪总论》:“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白话译文:纲纪废弛,政令不行,不循礼法的政策太多。
5、勉强。
例如:
清 顾炎武 《岁暮》诗:“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
白话译文:在外流连失所三十年,勉强能吃饱穿暖。
苟且偷安的近义词
1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萧伯纳?
3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
4懦夫每天都在重复着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
5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心中常有余累。
6因循惰懒就是死亡,忙碌就是愉快、高兴,没事做就是颓丧、失神。
7天道因循自然就广大,人为地改变它就缩小。所谓因循,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民情。
8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9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康有为?
10因循观望的人,最善于惊叹他人的敏捷。莎士比亚?
11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韩愈?
12开拓者独辟蹊径,保守者因循守旧,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者勇往直前。
13在思想上大胆开拓而不因循守旧,在行动上主动出击而不坐享其成,在实践中锲而不舍而不半途而废,只争朝夕忙发展,众志成城创新业。
14他因循苟且地活着
从不考虑改变自己的现状。
14-造句大全
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15这家工厂的经营模式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难以有为。
16现在是科技的时代了
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
17因循守旧会使改革受阻。
18年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总是明日复明日地因循怠惰下去了
要知道时不再来
那逝去的岁月就将永远地逝去了!
19他在会议上,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改变因循苟且的心态,才能为公司带来新希望。
20文章创作,必须独树一帜,别创风格,否则因循守旧,寄人篱下lishixinzhi,终究难成大家。
21当时的数学学科犹如那时的人:思想保守,因循守旧。
22精神振作的商人,除了有小心谨慎的习惯之外,还得要有敏捷和不因循两种长处。
23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朱光潜?
24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25如传统或“世代相传”的意义仅是盲目地或一丝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风格,那么传统就一无可取。艾略特?
26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真迎没有上头往,后果自然是得看纳闷;志气太小,因循苟。
27习惯法非但不比法令灵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适应新的条件,而且相反,它更趋向于抱残守缺、因循守旧、难以变化。
28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断送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就算你是一个极谨慎的人,仅须偶尔忽略,偶尔因循,那么好的名誉,便可立刻毁损。所以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实在重要极了。卡耐基?
29父皇,和尚的话您都听到了吧,儿臣今天不是请求您的原谅,而是希望您能看懂,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因循守旧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要铲除毒瘤就必须要流血,为图新政,儿臣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合于天而齐于人。
30如今,家们的创作目标不是力求题材上的新颖,就是力求风格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宋史·俞充列传》全文翻译
苟且偷安的近义词:得过且过、苟且偷生、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因循苟且、自甘堕落、自惭形秽、偏安一隅、草间求活。
意思是只要能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指马马虎虎地混日子。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自: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草间求活:苟且求活、忍辱偷生。《晋书.卷六九.周_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南史.卷二六.袁湛传》:「非不能死,岂欲草间求活?望一至寻...
得过且过:形容苟且偷安,不求上进。造句:人要趁年轻好好打拚一番,千万不要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勉强能维持生计,或形容苟且偷安,不求上进。《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四出...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的生存下去。明.陆《明珠记》第二九出:「幸得大理寺官员,怜我无罪,时时周给衣食,苟且偷生,仔细思想,我官居极品,谁知有今日」
因循苟且:沿续旧习,不求改进,敷衍草率。造句:由于主事者的因循苟且,导致施工效率低落及工程品质粗糙。沿续旧习,敷衍草率,不思改革。如:「由于公司主其事者的因循苟且,造...
《宋史·俞充列传》 原文 : 俞充字公达,明州鄞人。登进士第。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检正中书户房,加集贤校理、淮南转运副使,迁成都路转运使。茂州羌寇边,充上十策御戎。神宗遣内侍王中正同经制,建三堡,复永康为军,因诈杀羌众以为中正功,与深相结,至出妻拜之。中正还阙,举充可任。召判都水监,进直史馆。中书都检正御史彭汝砺论其媚事中正,命遂寝。河决曹村,充往救护,还,陈河防十余事,概论「水衡1之政不修,因循苟且,浸以成习。方曹村决时,兵之在役者仅十余人,有司自取败事,恐未可以罪岁也」。加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故事当赐钱,充曰:「奏课,职也,愿自今罢赐」。诏听之。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庆阳兵骄,小绳治辄肆悖,充严约束,斩妄言者五人于军门。闻有病苦则巡抚劳饷,死不能举者出私财以周其丧。以故,莫不畏威而怀惠。环州田与夏境犬牙交错,每获必遭掠,多弃弗理,充檄所部复以时耕植。慕家族山夷叛,举户亡入西者且三百,充遣将张守约耀兵塞上,夏人亟反之。充之帅边,实王珪荐,欲以遏司马光之入。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后言:「夏酋秉常为母梁所戕或云虽存而囚不得与国政其母宣*凶恣国人怨嗟实为兴师问罪之秋也秉常亡将有桀黠者起必为吾患今师出有名,天亡其国,度如破竹之易。愿得乘传入觐,面陈攻讨之略。」诏令掾属入议,未及行,充暴卒,年四十九。? 论曰:俞充制军禁暴,足为能臣,而希时相之意,倡请西征,使其不死,边陲之祸,其可既乎?(选自《宋史?俞充列传》)?
译文 : 俞充字公达,是明州鄞县人。考中了进士。在熙宁年间被任命为都水丞,提出用汴河沿岸的淤泥来浇灌农田,为皇上改造成了八万顷田。被任命为中书户房的检正官,加为集贤校理、淮南转运副使,又升迁为成都路转运使。茂州一带的羌人侵犯边境,俞充呈上十种方法来抵御他们。宋神宗派遣内侍官王中正同俞充一起管制羌人,他们建了三个城堡,恢复永康作为「军」,趁机用计杀了羌族的许多人并把这些都作为王中正的功劳。他和王中正交情很深,以至于互相叫出妻子见面。王中正回宫,推举说俞充可委以重任。皇帝下诏让他掌管都水监,进入直史馆管事。但中书都检正御史彭汝砺论说俞充事奉王中正献媚讨好,皇帝的征召便被搁置了。曹村一带黄河决堤,俞充前往营救,回朝后,上陈了关于黄河防守的十多件事情,大概是说「水衡部门管理得不好,因循守旧而且得过且过,相互传染成了习惯。正当曹村决堤时,在服役守卫的士兵只有十多人,这是有关部门自己招致的祸事,恐怕不可以怪罪年岁不好吧」!后来,他被加封为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每年上的税有一百四十万贯钱。按照先例应当赐予钱财,俞充说:「上缴赋税,是我们的职责,希望从此取消赏赐。」皇帝下诏,听从了俞充的建议。后来,他被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庆州知州。庆阳的士兵很骄横,稍加约束治理就会放肆悖乱,俞充严格约束他们,在军队的门口斩了五个乱说话的人。(他)听说有生病的贫苦的就巡视安抚慰劳馈赠,有死去无力办理丧事的就拿出自己的钱来接济治丧。因为这个缘故,没有人不畏惧他的威严而又感念他的恩德的。环州的田地与西夏的边境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在一起,每次收获时必定会遭到掠夺,老百姓大多都把田地丢弃了不再管理,俞充下发公文让他的部下再按时节来耕种。慕家族山里的夷人逃叛了,全家逃入西夏的将近三百户,俞充派遣大将张守约陈兵在边塞上向西夏人炫耀,西夏人害怕,急忙把那些人遣反回来。俞充到边疆做统帅,实际上是王珪所推荐,想用俞充来遏制司马光进入朝廷主事。俞充也知道皇帝有出兵打仗的意愿,多次提倡请求西征,后来他说:「西夏的酋长秉常,被母亲梁氏所杀,有的人说他虽然活着却被关了起来,不能参加国政。他的母亲 *** 凶残放纵,西夏人抱怨感叹此事。现在实在是我们兴师问罪的好时候啊!如果秉常死了,将会有残暴狡猾的人来当君主,必定会成为我们的忧患。现在出兵有名,这是老天要灭亡他们国家,我猜想进兵势如破竹。希望能乘坐官驿的车入朝廷觐见,当面陈说攻打讨伐他们的战略。」皇帝下诏让下属们入朝商议,还没等到出发,俞充就得暴病死了,享年四十九岁。? 人们议论说:俞充治理军队能禁止暴行,实在是能臣,又能因时度势,请求西征,使他没有死,边境的祸事,难道可以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