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
2.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
3.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思
4.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
5.风马牛不相及是何意·出自于哪?
6.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
7.风月牛马不相及是什么意思
“风马牛不相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也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寓意:
齐国与楚国相隔千里。但齐国寻找借口,联合盟国,准备讨伐楚国,是别有用心的。当人们要取行动的时候,总会去找一些借口,发动战争更需要借口。而在借口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动机,通常也是和利益有关的。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
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典故出处]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
[近义词]驴唇不对马嘴
[反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唇齿相依
[成语解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典故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
[近义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
[反义词]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风马牛不相及什么意思
意思是: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
原文: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译文: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
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楚国使臣回答说: “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先秦·左丘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文章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即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
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成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百度百科——齐桓公伐楚
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思
风马牛不相及意思如下:
风马牛不相及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近义词:风马牛不相干?驴唇不对马嘴?反义词: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相似词:牛头马面?伯乐相马?马耳东风?不及?等不及?不及格?来不及?不打不相识。
风马牛不相及的造句:
1. 阿美族和雅美族彼此风马牛不相及,可别弄混了。
2. 我问小红今天天气如何,她说她喜欢吃香蕉,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
3. 今天开会,*席尽说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不知用意何在?
4. 这两件事本质完全不一样,若同日而语,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5. 不炮轰你的访客与广告是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的需要或利益,或完全独立,以内容,你提供你的网站上。
6. 生活处事和人的本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7. 他和这件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别去烦他了。
8. 事情发生时我人在国外,所以这件事跟我风马牛不相及,你可别怪到我头上来。
9. 为了掩饰心中的惊慌,他对我们讲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10. 竹笙是种蕈类植物,与竹子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11. 读文言文和写白话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是关系紧密。
12.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你竟然也可硬扯在一起。
13. 他们的想法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风马牛不相及。
14. 这种百步蛇纹饰是鲁凯族特有图腾,与其他各族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是什么意
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成语,表示两事物毫无关联,引自《左传,僖公四年》中: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形容当时齐楚相距很远,毫无干系,就如同马与牛即便走失,也不会到对方的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马牛不相及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成语接龙:风马牛不相及,及时行乐,乐昌分镜,镜分鸾凤,凤枭同巢,巢倾卵破,破绽百出,出淤泥而不染,染丝之变,变幻莫测。近义词: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风马不接。反义词:息息相关,唇齿相依。
成语故事:
四年春季,齐桓公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各诸侯的联军入侵蔡国。蔡军溃败,齐桓公就接着进攻楚国。
楚成王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哪怕是我们两国走失的牛马也不会到达对方的境内。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王室。’赐给我们的先君征伐的范围。
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有回去,我为此而来责问。”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送来,这确是我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回去,君王还是问水边上的人吧!”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风马牛不相及是何意·出自于哪?
风马牛不相及的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也比喻好胡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一、释义
《左 传·僖公四年》友派拦:“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说齐楚两国距离很远,即 使牛马走失,也不致跑到对方的境内。一说马牛不同类,雌雄不相引诱。后用来比喻两件事情毫不相干。风:走失。一说指雌雄相诱。
二、典故寓意
齐国与楚国相隔千里。但齐国寻找借口,联合盟国,准备讨伐楚国,是别有用心的。当人们要取行动羡肢的时候,总会去找一些借口,发动战争更需要借口。而在借口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动机,通常也是和利益有关的。
三、解意
风马牛不相及用来暗指两国的领地隔着十万八千里,是没有理由去交战的。“风马牛”又有另一种含义为马、牛各自种类的互逐,但即使它们行得再远,生殖隔离的存在使得它们不会有繁衍后代的可能,人也是如此,所以实质上就是毫不相关的两者。
风马牛不相及的例句:
1、所有这些有关文体和体裁的蠢话,只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胡扯,多半是枯燥无味、玩弄述语的评论。
2、其实这两个成语没有什么关系,若非要加上一个关系,那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却被硬生生的混在一起来形容眼前之景。
3、只有当我们去远离人类文明的海边或者山中度一个期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电视和真实生活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
4、由此我意识到,正因为我不属于这个地方,这里才成了我的位置,我的位置就是这样一个胡拼乱凑、令人沮丧的都市,就在这样一个由无情的钳制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串在一起的城市里。
5、经理人需要反馈,即使这些反馈意见失之偏颇、粗鲁无礼、风马牛不相及或文不对题,而且大部分时候的确如此。
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
“风马牛不相及”原意是说马、牛奔驰,逃逸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后人用这句成语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时期,齐国由于有管仲辅佐治理朝政,生产发展很快,百姓生活也很安定,很快就成为一个强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几个诸侯国。齐桓公便成为诸侯国的首领,以霸主的身份自居。鲁、宋、卫、陈、曹五都依附齐国,只有楚国距离齐国太远,又自认为是一个大国,不怎么理会齐桓公。齐桓公因为这个就对它很不满意、便召集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起商讨征伐楚国之计。
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诸侯联军出征,他先攻打蔡国,蔡军不堪一击,很快就溃逃了。接着齐桓公命令军队向楚国的边境进攻。
楚国的国君听到齐桓公亲自率兵来讨伐的消息,十分惊恐,于是急忙派遣使臣前来与齐桓公谈判。使臣对齐桓公说:
“您的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远在南方,两国的距离是那么遥远,就像是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发情的时候互相追逐、奔跑,跑的再快,驰的再远,他们不会越过边境。可是今天齐国却跋涉到楚国的土地上,不知这是什么原因?”
管仲代替齐桓公告诉他说:“我们是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的。从前召康公曾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为了辅佐王室,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现在你们楚国轻视天子,连天子祭祀用的包茅,也几年不进贡了,我们因此特来兴师问罪!”
楚国使臣十分着急地解释说:“贡品没有如期送去,是楚国的罪过,今后怎么敢不送呢?不过还是请齐军退回去吧!”齐桓公不答应,将军队进驻在陉地。
到了夏天,楚国派屈完领兵前来抵御联军,齐桓公在召陵这个地方把军队列成阵式,接着请屈完坐在自己的战车上,一块检阅军队。
齐桓公威胁地说:“你瞧瞧,我用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征战,谁能够抵抗它?用这样精锐的兵马去攻城,有哪个城池攻克不下?”
屈完迎合地说:“是呀,是呀,您光临我们楚国,安抚寡君,这正是寡君的愿望……不过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哪个不服呢?但用武力强迫楚国,楚国决不示弱。楚国有方城山当城墙,有汉水当护城河,您虽然率领浩大的联军,恐怕也是不能奏效的。所以我看不要争斗了,还是订立盟约吧!”
齐桓公最终被迫同意了,他与屈完订立了盟约。
风月牛马不相及是什么意思
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指齐楚两国距离很远,即使牛马走失,也不致跑到对方的境内。一说马牛不同类,雌雄不相引诱。后用来比喻两件事情毫不相干。风:走失。一说指雌雄相诱。
这个成语最初是指马、牛等动物在自然环境下走失,无法相互联系。后来被用来比喻两个事物或情况之间毫不相干,没有任何关联或联系。常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和事物毫不相干,或者用来反驳那些看似相关但实际上并不相关的事物。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物的不屑或不认同,认为它们与自己无关或与主题毫不相干。例如,当有人谈论一些毫不相关的话题时,你可以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这个话题与当前讨论的主题毫无关系。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毫无关联或联系,或者用来反驳那些看似相关但实际上并不相关的事物。
风马牛不相及成语来源: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原文是: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在《左传?僖公四年》中,这个成语出现在一段历史故事中。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会晤诸侯时曾向楚国发兵,楚成王在无奈之下派出了使者前来解释,齐桓公对楚国使者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意思是说,齐国和楚国相隔甚远,即使是马和牛走失,也到不了对方的境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两个事物毫不相干,没有任何关联或联系。
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形容不同的事物之间毫无联系或关联。例如,当有人谈论一些毫不相关的话题时,你可以用风马牛不相及来形容这个话题与当前讨论的主题毫无关系。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四年》,最初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毫无关联或联系,后来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形容不同的事物之间毫无联系或关联。
风马牛不相及,成语。
风:发情交配繁衍的意思。及:在一起,意为交配繁衍后代。指齐楚相距很远,毫无干系,就如同马与牛公母在一起也不能交配。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典出
编辑
《左传·僖公四年》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翻译
(僖公)四年春季,齐桓公率领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穆公、曹昭公各诸侯的联军入侵蔡国。蔡军溃败,齐桓公就接着进攻楚国。
楚成王派遣使者来到军中,说:“君王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是牛马发情狂奔彼此也不会相关。没有想到君王竟不顾路远来到我国的土地上,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他们,以便王室。’赐给我们的先君征伐的范围,东边到大海,西边到黄河,南边到穆陵,北边到无棣。你不进贡王室的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昭王南征到楚国而没有回去,我为此而来责问。”使者回答说:“贡品没有送来,这确是我君的罪过,今后岂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回去,君王还是问水边上的人吧!”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3典故
编辑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楚成王(前682?——前626)知道了消息,觉得齐国是毫无道理的侵略,一边集合大军准备迎战,同时也决定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质问齐国。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就是源于这一次交战前的唇枪舌剑。
据《左传·僖公四年》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凭借各诸侯国的军队进攻蔡国,蔡国溃败后,接着又进攻楚国,楚成王派屈完为使者,对齐军说,你们居住在大老远的北方,我们楚国在遥远的南方,相距很远,即使是像马和牛与同类发生相诱而互相追逐的事,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没想到你们竟然进入我们楚国的领地,这是为什么?“风”在这里是作动词讲的,意思是“放逸、走失”,一说是兽类雌雄相诱叫“风”,因马与牛不同类,不会相诱。这里是形容齐楚两地相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境内。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牛走顺风,马走逆风,喻齐楚不相干也。后世则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风马不接、风马、风牛”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楚大夫屈完质问齐军后,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也历数楚国不向周天子纳贡等罪状,屈完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屈完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不料屈完不卑不亢地答:“……要是凭武力的话,我们楚国以方城(楚长城)作城墙,用汉水作濠沟,你们就是再来更多的军队,也未必打得进来。”听屈完说得挺强硬,齐桓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风马牛不相及”是后世使用得非常广泛的一则成语,汤显祖《南柯记》第二十九曲:“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邹韬奋《揭穿妨害民主政治的几种论调》:“其实民主政治与‘散漫无状态’是风马牛不相及,乃是一种极寻常的常识。”[1]
4引证
编辑
孔颖达疏引服虔 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谓 齐 楚 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5用法
编辑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补语;用于事情
6示例
编辑
风马牛不相及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九出:“太子,君处江北妾处江南,风马牛不相及也,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马牛不相及之猫,有若此之大关系乎?”邹韬奋《揭穿妨害民主政治的几种论调》:“其实民主政治与‘散漫无状态’是风马牛不相及,乃是一种极寻常的常识。”
风马牛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之二:“向来一别十番秋,消息中间风马牛。”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至于释迦牟尼,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
风马不接《宋书·王弘之传》:“凡祖离送别,必在有情,下官与殷风马不接,无缘扈从。”
风马刘知几《史通·断限》:“其与曹氏也,非唯理异犬牙,固亦事同风马。”
风牛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方今越裳藐藐,驯雉北飞;肃慎茫茫,风牛南偃。”《隋书·礼仪志三》:“后魏及齐,风牛本隔,殊不寻究,遥相师祖,故山东人,浸以成俗。”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倘论践土食毛之谊,于弱朝原等风牛。”[2]
齐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虽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士大夫儋爵赋禄,任民之安危福祸而漠然,塞耳关口,视若风牛马不相及。 (宋 杨万里 《新喻知县刘公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