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曳兵弃甲的拼音
2.弃甲曳兵什么意思
3.曳兵弃甲的典故
4.求翻译“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翻译为: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此句出自《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本文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曳兵弃甲的拼音
意思: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出自先秦孟子弟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也这样办,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百姓死了,就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诗词鉴赏: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
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弃甲曳兵什么意思
曳兵弃甲的拼音是:yè bīng qì jiǎ。
1、词语解释:
曳兵弃甲是指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二是泛指失败。比喻论争失败后的狼狈状态。
2、引证解释: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引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慨,曳兵弃甲暗投降。”。
3、近义词:
垂头丧气、丢盔弃甲、抱头鼠窜、溃不成军、一败如水、垂头丧气。
4、反义词:
耀武扬威、所向披靡、大获全胜、马到成功、克敌制胜。
5、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用于战败。
弃甲曳兵的例句:
1、长剑剑锋芒利,一剑挑去,官兵或是双目已盲,或是五官缺失,或是断腿少臂,或是破肚开膛,如同剁豆腐般把那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弃甲曳兵。
2、韩信回兵掩杀过去,一举全歼了已过河的齐、楚联军,齐王逃跑,尤其战死,留在东岸尚未渡河的齐、楚联军见主帅已死,纷纷弃甲曳兵,落荒而逃。
3、不得已征兵数千,出去对阵,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敌将,当即弃甲曳兵,纷纷溃散。
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5、她从未放下自我防卫,直至有朝一日,不得不弃甲曳兵。
6、一句话说完扬手一鞭,向前疾驰,行约二三里远近,但听前面鼓声大作,喊声震天,自家的铁甲军如溃堤之水,四分五裂,弃甲曳兵,落落然迎面奔逃过来。
7、出南京的路已经被封死了,路上除了弃甲曳兵的逃兵就只有手无寸铁的老弱妇童。
8、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曳兵弃甲的典故
“弃甲曳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丢掉兵器,拉着破旧的车辆逃跑。它通常用来形容失败、溃败的军队或个人在战败后仓皇逃散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懦弱、无助的形象。
“弃甲曳兵”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战争史实,据说战争时,有些士兵在战斗中失利,无法继续作战,便丢弃了自己的兵器,拉着车辆逃跑。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懦弱和胆怯的表现,因为他们不仅丢弃了自己的武器,还让自己的队伍失去了抵抗能力。
在现代汉语中,“弃甲曳兵”常用于比喻某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不仅无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还会取懦弱、逃避的行为,放弃抵抗或追求,失去勇气和决心。例如,“在面对挑战时,不能弃甲曳兵,应该勇往直前,迎难而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够退缩逃避,而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应对。
求翻译“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
曳兵弃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与战国时期的齐国将领孙武有关。
据传,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将领兼军事家,他在战争中取了一种战术,即弃甲曳兵。当时,齐国与楚国发生了战争,楚军强大,齐军实力相对较弱。为了迷惑楚军,孙武制定了一套策略:他带领齐军主力先行撤退,然后留下少量部分将士扮成齐军,保持阵型。
接着,这些将士脱下甲胄,身穿普通衣服,用绳子曳着砍刀,从容离开,仿佛是溃军。楚军困惑不解,误以为齐军已经溃败,纷纷追击。而实际上,孙武悄悄带领主力重新集结,并突然回击追赶的楚军,将其打败。曳兵弃甲的典故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术的思考和实践上。强调战争中的欺敌行动和迷惑敌人的重要性,通过虚实结合、出奇制胜的策略,取得战争的胜利。
曳兵弃甲的拼音:yè bīng qì jiǎ。
释义: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近 义 词:丢盔弃甲。形容战场上败退时抛弃武装和防御器械的情景。它通常用来比喻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毫不顾及自身形象、安全或责任而慌不择路地逃跑或放弃一切。
曳兵弃甲造句:
1、在关键时刻,他曳兵弃甲,背弃了自己的团队,最终导致了失败。
2、面对困境,他选择了曳兵弃甲,放弃了继续努力的机会。
3、这位球员因为伤病问题,不得不曳兵弃甲,无法参加接下来的比赛。
4、老板的决策让员工感到失望,有些人开始曳兵弃甲,开始考虑离职的可能性。
5、在关键的时刻,他面对挑战毫不畏惧,决不曳兵弃甲,坚定地迎接困难并取得了成功。
使用成语曳兵弃甲时的注意事项
1、情境适用:成语曳兵弃甲是一个比喻性的表达,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个集体在面对困难、挑战或责任时退缩、放弃或妥协的情况。在使用时,需要确保语境符合这个含义。
2、避免歧义:有时成语的使用可能会引起歧义或误解。因此,在使用"曳兵弃甲"时,应尽量清晰地表达意思,避免引起误解或产生其他不必要的解读。
3、注意语气和态度:成语曳兵弃甲常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或批评的语气,暗示某人放弃了原本应有的责任或勇气。在使用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给人造成过分苛责或指责的印象。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选段: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扩展资料:
孟子与梁襄王的应对,既鲜明地表明了他的观点,又表现出他高超的谈话艺术。首先是善辩。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善于察言观色而择言,围绕中心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有效果。其次是善喻。
孟子面对的是一个庸碌无为的梁襄王,孟子用禾苗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这个比喻来阐明道理,既通俗易懂,又显得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再次是犀利。孟子看出梁襄王属于嗜杀图霸一类角色,便乘机痛下针砭,言言作声,语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