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什么意思?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哪本书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这句话出自《易经·系辞下》,表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告诉我们变通的重要性。做人不能钻牛角尖,要学会变通,事物在时间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我们做人做事要学会通融和屈伸。
《易经》是儒家经典,被誉为“大道之源”。《易经》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部之原名就为《易经》,内容主要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传部是孔门弟子对《易经》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什么意思?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变化之后就能通顺,通顺了就能长久。它强调了在面临困境时要主动求变,以适应环境并实现持续发展。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其中“捭阖”指开合,“捭”意为开启、言,“阖”意为闭藏、默。这句话是说,开合是天地运行的规律。通过开合能够变动阴阳,如同四季的交替开闭,从而孕育和转化万物。它强调了掌握开合变化的规律对于应对事物和推动发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两句话都在阐述事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和规律,以及人应该如何顺应和运用这些规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哪本书
意思: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的保持下去。
出自《周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扩展资料:
《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周文王姬昌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
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百度百科-周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
出自《周易-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意思
意思是: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这句话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出处:《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帝尧舜相继继位,不但传承神农氏的治国道理,而且针对国内具体的大环境加以变化,使百姓丰衣足食,神农氏的治世之道变化后,百姓安居乐业;变化,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的时候,便想到要加以变化,以求通达,随着通达而至的是长久。